关于福清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3-01-03 19:09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福清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福州市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全力推动福州新区福清海港新城开放开发,进一步加快了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除地区生产总值、节能减排、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其他各项指标基本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任务。经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729.81亿元,增长10.0%(同比增长,预计数,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低于人大通过的计划增长目标1.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总收入72.17亿元,增长1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7.95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67:52.40:34.93。 

  农业发展保持平稳。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洪宽核心区、下里农场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学生创业园等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15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培育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7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27家、福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完成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2000多亩,全市近半面积耕地实现流转,设施农业面积达20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1.7亿元,增长4.8%。粮食产量达12.38万吨,增长3.30%;水产品产量为40.21万吨,增长6.5%;肉蛋奶产量为16.55万吨,同比下降2.51%。 

  工业发展趋稳向好。电子产业依托融侨光电科技园,新建成投产了宏宇电子、嘉捷电子等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380亿元的华佳彩中小尺寸面板项目成功落地,实现向上游核心领域延伸;化工产业以江阴化工新材料为主体,东南电化、天辰耀隆己内酰胺进入生产阶段,中景石化年产35万吨聚丙烯项目已基本完工,两个千亿产业园已具雏型。此外,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5、6号机组已取得“路条”,塑胶、食品两个产业产值均超过百亿且增速稳定,纺织、新能源、玻璃、机电四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全市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2.42亿美元,增长14.0%。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院士工作站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 

  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中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增速提质。万达广场、裕荣汇、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大型综合体项目正式开业,江阴银河国际汽车园项目开工动建,江阴港区外贸整车进口量位居全国新批整车进口口岸首位。物流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开辟2条近洋、远洋航线,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9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00万标箱。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751.6亿元和598.2亿元,全年新增贷款超过百亿元。扩大福清旅游知名度,承办了“清新福建”首届养生温泉旅游季暨第五届福州温泉国际旅游节,预计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将突破330万,旅游收入达13.00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20亿元,增长16.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1.7%。 

  (二)强化项目带动,投资高位运行 

  全市418项“五大战役”项目共完成投资550.7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0.0%;109项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68.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3.0%。江阴铁路支线、千面山片区改造安置区、鸿生建材、友和胶黏、诺希新材料等32项重点项目已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着力强化招商引资,促进中节能等重大项目对接,新签约50个总投资412.5亿元“三维”项目,其中亿元或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0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8.90亿元,比增10.8%。 

  (三)加大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工程的支出达46.00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7%。年初确定实施的15类9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绝大部分已如期完成。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9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98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16450元,增长11.5%。单独二孩政策开始实施,人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6‰。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增学位3750个;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福清市医院一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正在抓紧开展内部装修和智能化系统建设,全市村卫生所信息化网络接通率已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分达95%、9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至99.5%。加快推进“青运会”场馆建设,改造提升5个镇(街)文体中心和32个农家书屋。完成《文化福清》首批丛书组稿。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82套,基本建成508套,均超额完成福州市下达任务数。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81697人。老龄工作、外事侨务、对口援建、老区建设、双拥支前、档案地方志等各项事业也取得新的进步。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深化“三城同创”,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福州地区唯一提名,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验收。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监管力度,54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全面停产、淘汰了浩伦生物等一批产能落后企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共实施重大节能项目20项、减排项目15项,落实新增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和联网工作,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2.0%、1.0%。加快实施119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突出抓好“三边三节点”整治提升、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铁路公路沿线整治和小流域整治等建设任务,完成投资63.4亿元。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97万平方米,植树造林面积1.93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06%,绿地率达42.43%,人均公共绿地达14.1平方米,绿化指标位居省、福州市前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区域经济在高位运行,持续较快增长困难较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饮用水水质、畜禽养殖污染、龙江流域综合整治等环境治理力度还需加大;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还未得到很好解决。对于这些问题,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措施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0%,并力争更好更快些。在产业方面,农业总产值预期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期增长12.5%;在财政收入方面,公共财政总收入预期增长1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1.0%;在需求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6.0%;出口总值预期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预期增长6.0%。在民生方面,城镇登记失业率拟控制在2.0%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预期控制在10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在节能减排方面,控制在福州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安排市财政专项资金和优化整合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拓展地方性农业保险新品种等措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园区基地建设,扶持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农业合作组织,推动农业向标准化种养、精深化加工方向提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和吸引高水平农业研发机构入驻园区,支持一批新能源、生物工程、智能控制、循环利用等前沿技术应用在现代农业领域的示范项目,推动设施农业在园区的辐射推广。发展创新农业,与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现代农业以及生态循环型农业。 

  2、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促进计划,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玻璃、塑胶、食品、能源、纺织、机电等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2个千亿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园区码头泊位、填海造地、水电路网、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加强教育、医疗、住房、商贸、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配套,增强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继续加大“三维”项目对接力度,大力实施“融商回归”工程,吸引央企在我市延伸产业链条,继续深化我市与台湾在电子信息、机电设备等领域的合作。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中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利嘉中心、名车4S店、东部新城、观溪新区、永鸿文化旅游城、福泽山水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依托临港优势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完成中外运江阴物流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推动银河国际汽车园、火车站物流园、福清公路港等项目建设。积极引入新机构,推动我市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设立民营银行,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创业投资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提质。 

  (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创新平台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加快融侨开发区光电科技园、洪宽机电园、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等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我市与清华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诺希新材料研发中心、清华大学福清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继续鼓励优势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名牌创建、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36个。 

  (三)扩大有效投入,激发消费和投资增长 

  1、落实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行动计划。2015年预安排市级“行动计划”项目409项,总投资约30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64亿元。强化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两轮”驱动,狠抓项目、园区“两大”建设。着力破解征交地瓶颈,采取项目包干、引入竞争机制等办法,强力推进项目征迁工作。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引进央企和民间资金投入我市重大项目建设。 

  2、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预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8项,总投资约24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3.7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6项,计划新开工项目60项,预备项目22项。继续加快推进核电、经纬新纤二期、宇邦纺织、福耀江阴工业园、美得石化、巴陵己内酰胺等项目建设,促进核电二号机组、中景石化、中江石化等项目尽快投产,推动华佳彩中小尺寸面板、中航通用航空、天辰耀隆二期、东南电化二期、国电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立功竞赛活动,严格项目资金、质量、安全监管,建设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安全工程。 

  3、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结合传统和现代节庆日,组织开展各种促销展销活动,扩大节庆消费。发挥万达广场、裕荣汇、红星美凯龙等城市综合体的优势,刺激居民消费,提升周边商业活力。加快商贸业、物流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监测和调控,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调运和储备,维护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四)加大开放开发,全面深化改革 

  1、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做好上级取消、下放、转变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准入条件。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完善行政服务方式,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加强即时电子监察,推行使用和共享电子文件证照。 

  2、融入福州新区建设,扩大开放开发。积极融入福州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在福州新区、福建自贸园区建设中走前头当先锋,充分发挥福清侨乡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跟踪协调机制,促进更多已谈已签项目的落实,提高招商工作实效。加强与台湾相关工业园区、行业协会、行业工会、企业工会的沟通联系,促进融台产业深度对接。 

  (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布局,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中小学30所,力争城区新增学位4000个。重点促进百合小学、北师大福清附校建成。完成《福清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确保福清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成投入使用,动建“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和高山镇中心卫生院,加快福清医院新院二期前期工作,积极引进建设一批民办专科医院。开展市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支持推进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抓好青运会场馆改造提升,促进“三馆”等文体设施尽快投入使用。扎实抓好基层文化基地示范建设,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引导,进一步提升基层文体队伍整体水平。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加强“两个基地”建设,提升“两乡”品牌效应,加大“两产”保护力度,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继续推进“大家唱”、“大家跳”、“大家舞”三大公共文化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惠民乐万家”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办好各项惠民实事。完成环城路等重点项目安置区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扎实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全落实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平安福清”和“法治福清”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大力推进“数字福清”“智慧福清”建设,完善“数字城管”系统并投入使用。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各项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城市 

  1、优化配置资源,提升环境指数。扎实开展保发展、保红线行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切实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积极开展补充耕地和土地整理开发。加强对森林植被资源、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以及海洋海岛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做好对大气、土地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完善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严把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关,鼓励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坚决淘汰高耗能、低效益企业。继续探索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定期开展总量核查和治理设施巡查,确保重点企业污染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2、推进综合整治,改善城乡风貌。持续深化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统筹抓好“宜居环境”建设、“四绿工程”、“一江四溪”整治、水土流失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等工作,大力实施城市绿道景观工程,重点推进龙江两岸和高速公路重要节点夜景灯光工程、玉融山环山栈道、天宝陂公园、观音埔湿地公园、虎溪公园西园等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青山挂白”治理工作。完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以及龙田、高山、渔溪等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实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和污水集中化处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场二期和镇街垃圾中转站建设。持续抓好市容市貌长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城乡风貌。 

  各位代表,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同心协力、开拓进取,抓住机遇,为加快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福清市 

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2014年计划草案 

2014年预计完成 

完成 

  情况 

总量 

比增% 

总量 

比增%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44.6 

11.5 

729.81 

10.0 

未完成  

(一)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92.2 

4.5 

92.46 

4.8 

完成 

(二)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388.0 

13.6 

382.43 

12.0 

未完成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306.2 

13.6 

302.7 

11.9 

未完成  

  建筑业增加值 

亿元 

75.2 

13.0 

74.36 

11.8 

未完成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264.2 

11.0 

254.92 

7.1 

未完成  

(四)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 

12.35:51.59:36.06 

12.67:52.40:34.93 

  

二、节能减排 

  

  

  

  

(一)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 

 

8650 

-3.0 

8813 

-1.0 

未完成  

(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22000 

-5.0 

22625 

-2.0 

未完成  

三、农业总产值 

亿元 

152.0 

5.0 

151.7 

4.8 

基本 

完成 

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431.0 

14.0 

1400.0 

12.5 

未完成  

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元 

604.3 

10.0 

608.9 

10.8 

完成 

六、公共财政总收入 

亿元 

72.17 

13.0 

72.17 

13 

完成 

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亿元 

48.8 

13.0 

47.95 

11.0 

未完成  

八、出口总值(海关口径) 

亿美元 

424712 

持平 

52.5 

8.3 

完成 

九、实际利用外资额 

万美元 

22271 

5.0 

24180 

14.0 

完成 

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77.5 

15.0 

265.2 

16.0 

完成 

十一、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3.5 

101.7 

完成 

十二、农民人均纯收入 

 

16868 

12.0 

16450 

11.5 

基本 

完成 

十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152 

12.0 

32298 

8.5 

未完成  

十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7.5‰以内 

6.96‰ 

完成 

十五、城镇登记失业率 

% 

2.0 

1.81 

完成 

注:2014年指标总量为现行价,2014年计划指标不考虑价格因素影响,比增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统计,2014年计划数以增幅为准;因工商注册改革为认缴制,2014年不考核内资实际到资额。 

    

福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15年计划 

安排(草案) 

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2014年预计完成 

2015年计划安排 

总量 

比增% 

总量 

比增%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29.81 

10.0 

810.09 

11.0 

(一)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92.46 

4.8 

96.62 

4.5 

(二)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382.43 

12.0 

430.23 

12.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302.7 

11.9 

340.54 

12.5 

      建筑业增加值 

亿元 

74.36 

11.8 

83.66 

12.5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254.92 

7.1 

283.24 

11.0 

(四)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 

12.67:52.40:34.93 

11.93:53.11:34.96 

(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0.365 

-2.9 

完成福州市下达任务 

二、节能减排 

  

(一)二氧化硫排放量 

 

8813 

-1.0 

完成福州市下达任务 

(二)化学需氧量 

 

22625 

-2.0 

(三)氨氮排放量 

 

3482 

-1.0 

(二)氮氧化物排放量 

 

15122 

0.0 

三、农业总产值 

亿元 

151.7 

4.8 

158.5 

4.5 

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400 

12.5 

1582.0 

13.0 

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元 

608.9 

10.8 

718.5 

18.0 

六、公共财政总收入 

亿元 

72.17 

13.0 

80.11 

11.0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亿元 

47.95 

11.0 

53.23 

11.0 

七、出口总值(海关口径) 

亿美元 

52.5 

8.3 

55.1 

5.0 

八、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2.418 

14.0 

2.563 

6.0 

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65.2 

16.0 

307.6 

16.0 

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1.7 

103%以内 

十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200  

10.8  

25500 

10.0 

(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450 

11.5 

18095 

10.0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298 

8.5 

35528 

10.0 

十二、人口自然增长率 

 

6.96 

7.5‰以内 

十三、城镇登记失业率 

% 

1.81 

2%以内 

注:2015年指标总量为现行价,2015年计划指标不考虑价格因素影响,比增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统计,2015年计划数以增幅为准。 

    

  《关于福清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的用语解释 

    

  1、“四大工程”:活力港城、宜居城市、美丽侨乡、幸福福清 

  2、“己内酰胺”: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 

  3、“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 

  4、“三维”项目:央企、民企、外企对接项目。 

  5、“三馆”:科技馆、档案馆、图书馆。 

  6、“三城”同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 

  7、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氧化时消耗氧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COD值越大,表示水体受污染严重(通常认为是有机物造成的污染)。 

  8、“三边三节点”:“三边”指的是“山边”“水边”和“路边”。“三节点”是指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和交通枢纽节点。 

  9、“行动计划”:是指由福清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进一步加快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环境的协调发展,争取到2018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10、“两个基地”:中国音协福清侨乡音乐创作基地、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福清合唱培训基地。 

  11、“两乡”:田径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2、“两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3、“四绿工程”: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 

  14、“一江四溪”:龙江关溪、太城溪、虎溪、大北溪 

  15、“青山挂白”:因矿山开采、取土、公路铁路建设、其它基建、山体滑坡、修建坟墓等造成的小地形及土壤结构破坏、植被丧失、区域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称为“青山挂白” 

    

来源:福清市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