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山风景名胜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和风景区配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布)
时间:2013-06-07 12:34

一、 石竹山风景名胜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规划简介

1 、规划用地范围

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西临东张水库,南至石竹山进山道路,北至庆丰寺以北的山头,东至石竹山文武学校西侧——合成氨厂北端 。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为 311.23 公顷 。

2 、现状概况

规划区内的现状用地以林地、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等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总用地的八成以上。

3 、规划构想

规划构想:保护核心资源与生态环境,拓展现有景区内的可游景区面积与旅游项目,在“梦”文化道教文化、自然景点和历史遗迹上进行挖掘、建设,恢复和增加新的景点,丰富该区的游览内容与表现手段,建设成为环境优良、可游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4 、功能分区

在规划区总构想的基础上对石竹山风景名胜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进行分区细化,共划分 7 个功能分区:梦文化核心展示区、万神朝拜区、自然观光区、狮岩堂论道区、祈梦养生区、城市阳台区、滨水休闲带。

5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划分为风景游赏用地、旅游设施用地、管理机构用地、交通工程用地、草地(人工草地为主)及水域(滩涂为主)等 6 大类。

6 、风景游赏及设施规划

扩宽福厦公路至石竹山景区的福石公路由 15 米 宽至 30 米 宽,形成进入景区的专项通道,并设置管理点限制过境车辆入境,进行交通管制,管制段由风景区现状大门至邻近镜洋镇的北侧大门区域,要求经行的车辆绕道山体东侧半山位置的“农家休闲大动脉”或福厦公路东侧的 324 国道至镜洋镇;使其保持通而不畅的交通形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过境通道,而在平时仅作为景区内部道路使用。区内统一采用观光车接送游客进入景区去到各个景点。规划设置主入口一处,次入口三处,在现状入口区域设置验票点一处。

依据景区风景资源分布和道路交通组织情况,规划采用“树枝状”结构组织游览,形成“一核三带多支两组团”的游赏布局模式。按照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评比标准进行配套星级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7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形成的“南侧出入,东西两片”的道路系统格局,将现状 15 米 的福石公路拓宽至 30 米 ,对东西两侧区域的道路进行梳理和改造,形成两侧相对独立的道路系统。

西侧区域保留现状的道路,规划从狮岩堂至八角亭的道路。规划道路起于现状湖边—狮岩堂道路近狮岩堂的一号回头弯道处,道路红线宽 4.5 米 。沿湖道路对于景区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同时又是东张与福清市区间的一条通道,而沿湖道路通行能力有限,过境交通对于景区内部交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对沿湖路进行交通管制,管制段由风景区现状大门至邻近东张镇的北侧大门区域,要求经行的车辆绕道山体东侧半山位置的“农家休闲大动脉”或福厦高速以东的 324 国道至东张镇;使其保持通而不畅的交通形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过境通道,而在平时仅作为景区内部道路使用。

东侧区域沿山腰规划南北向宽 7 米 的道路,形成东侧区域的主要干道。同时,规划从东部次入口至唐营兵寨宽 5 米 的道路,增强景区竖向联系。

8 、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点,即散落在风景点建设用地、旅游点建设用地、宗教观光用地、购物商贸用地等地块内部的较为集中的节点公共绿地。线,即分布于步游道两侧、索道下等呈线性或带状分布的线状绿带。面,即以区内大面积以山林为主的大块风景林地、人工草地、竹林或者园地等。

 

二、风景区配套区规划简介

1 、规划用地范围

石竹山东南坡至对山山脚区域,包括龙江上游至东张水库大坝部分区域。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为 223.82 公顷 。

2 、现状概况

规划区内的现状用地包括林地、水域、工业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其中,工业用地、村镇居住用地分布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规划整理。

3 、规划构想

规划构想:规划区实行“山上观光,山下度假”的功能划分,以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石竹山东南坡地势较好区域与山下靠龙江生态环境较好区域,打造以休闲养生结合农家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梦乡小镇”,以城乡统筹思想,高品质、高档次对本区进行综合打造,以旅游为链条,带动本区发展。同时,结合居民搬迁安置规划农家休闲度假区,对保留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建设综合休闲养生度假区,同时配备与景区旅游、农家度假休闲密切相关的商业、服务以及配套设施。

4 、功能分区

在规划区总构想的基础上对石竹山风景区配套区进行分区细化,划分功能分区:保留农家休闲区(保留真丰村)、新建农家休闲度假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商业地产区、龙江景观带、旅游综合服务与商业地产混合功能区、保留学校区、托老养生区共计 8 类。

5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划分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及水域(主要指龙江)等 8 类。

6 、 配套公共设施规划

着手开展公厕、垃圾收集点、社会停车场、广场、小学、幼儿园、水厂、邮局、菜市等公共设施规划与宾馆酒店设施规划。

7 、道路交通规划

将现状 15 米 宽福石公路拓宽至 30 米 宽。沿东侧山腰规划宽 7 米 的道路,作为福石公路以北片区干道。由福石公路向南经休闲农家东侧至中心景观轴规划 12 米 宽道路,再由中心景观轴向南规划 7 米 宽道路,作为福石公路以南片区干道。另规划两条宽 7 米 的道路,分别由北片区南北干道连接至“中华梦文化”博物馆处,以及又保留学校北侧跨越高速公路连接福清市区,形成景区两处处次要入口。

8 、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点,即散落在各处的节点公共绿地。线,即以龙江滨河沿岸绿地为主的线状绿带。面,即以规划区内半山公共绿地。

来源:福清人民政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