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叶仁佑带队深入港头镇、海口镇开展工作检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动力,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围绕耕地占补平衡,推进“造地”项目建设,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学习典型、比学赶超,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山水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当天上午,叶仁佑一行先后察看了港头镇东翁村旱改水、海口镇后路村“造地”现场,听取“造地”工作情况汇报。2021年11月,福清在全省率先吹响“造地”的冲锋号,实施土地整治工作,把荒废的水塘、旱地改造成可用耕地,破解耕地指标不足问题。2022年,全市共实施35宗土地整治项目,实现造地1210亩。2023年,我市已立项32宗土地整治项目,总规模3124亩,共涉及17个镇46个村。
叶仁佑指出——造田造地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村庄规划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讲政治的高度、促发展的角度狠抓“造地”工作,深挖土地资源潜力,力保耕地占补平衡,为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叶仁佑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保护是“重中之重”。要加快推进“造地”工作,将其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狠抓落实,确保“造地”项目高效推进。要强化落实要素保障,积极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步做好灌溉水源、资金来源、立项批准等各项工作,切实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带动村财增收、村民致富。要总结梳理经验做法,建立一整套“造地”标准化流程,做好后期管护,强化监督考核,完善长效机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学习推广“造地”经验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造地”工作真正出实效、促发展。
市领导李文清、王言霖、张晓、薛辉参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