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用爱和包容拥抱我们的情绪“小怪兽”
时间:2025-04-29 10:40
  【案例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教育部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文件指出要指导幼儿园关注幼儿心理发展需要,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作为责任督学,关注师幼的身心健康更是责无旁贷。
  【案例描述】
  在一次民办园督导中,正逢小朋友起床。远远就听到老师歇斯底里的声音:‘哎呦,你快点啊,每天就知道哭哭哭,坐到那边自己穿。”只见一名小班的小男孩,拿着袜子和鞋子,坐在鞋凳上崩溃地哭泣。“你是不是不会穿袜子呀,我来帮你吧”我蹲下来对他说,这时候一位老师看见走过来解释,这个小朋友脾气很倔,每天起床都这个样子。我看了看孩子对他说,“你是不是因为今天穿得是新袜子,所以不会穿啊?”小男孩听到我这么一说,点点头。我一边念着穿袜子的儿歌,一边帮他穿上一只,小男孩愣愣地看着我破涕为笑,“穿上了呀”,“对呀,你来试试一定会成功的”我鼓励他自己穿第二只,孩子觉得挺好玩得,就跟着儿歌操作起来,尝试几次后,
  终于成功了,高高兴兴地去搬椅子吃点心去了。
  事后,我与教师交流沟通,帮助她了解小班幼儿的情绪特点,分析了我解决问题的策略。孩子也有被尊重的需要,我先是蹲下来,以平等的师幼关系,再以因为是新袜子所以才穿不上的原因,安抚幼儿不安的情绪,又以儿歌的形式,通过示范、讲解、鼓励幼儿尝试,让他有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孩子得到了关注、尊重、鼓励、引导、支持,他的情绪从局促不安到破涕为笑,愿意尝试。老师表示是自己缺乏耐心,没有好好引导,让孩子每天在这个穿鞋袜的生活环节中天天处于不良的
  情绪中度过,老师越着急越控制一住情绪,问题越没有得到解决。往后的每次督导,都少不了与这位老师交流,她告诉我,在这段时间里,她发现教师的正能量的话语对孩子而言有着特殊的力量,正面的引导和评价能够激励幼儿克服负面情绪。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感受到老师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各项活动的组织,她的这些体验,说明了教师的责任感与价值感逐步提升。
  【案例分析】
  情绪就像藏在身体里的一只“小怪兽”随着事件的的发生一触即发。教师的情绪表达对孩子情绪的塑造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年时期是情绪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认识情绪、有效的管理情绪,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开展了督导反馈交流会分析原因与解决策略。
  一、减负包容,提升情绪价值体验
  交流中发现幼儿园因生源减少,每个班级只有一名教师。教师需带班一整天,面对幼儿哭闹,身心俱疲,缺乏耐心。必须为教师减负,合理分配工作,让每一个教师有足够的精力面对幼儿。包容体谅教师的情绪,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归宿感。
  二、理解接纳,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歇斯底里的吼叫,让孩子处于紧张、不安的环境中,本就无法习得技能,再加上教师烦躁、恼怒的情绪表现,让他更加手足无措。教师的不良情绪的表达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幼儿园里,无论是规则带来的约束感,还是自理能力带来的挫败感,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最需要教师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给予信任与安全感,运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和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面对新挑战的勇气,助力孩子形成稳定的情绪。老师必须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用爱和包容帮助孩子拥抱情绪“小怪兽”,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奠定基础。
  三、丰富经验,提炼情绪安抚技巧
  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了解不足。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只重视幼儿习得了什么技能,没有照顾到幼儿的情绪,殊不知孩子在良好的情绪体验中,才能更好习得技能。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成为他们的倾听者,通过拥抱、安抚、关注等方式予以回应。接纳他们的情绪,提供一些良性的渠道来帮助他们发泄情绪,比如:绘画、运动、与倾诉等。
  四、家园合作,提醒关注情绪反应
  家长照料过程中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很多幼儿自理能力差,在幼儿园的一日生 
  活中很多环节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如:不会主动饮水、如厕不会提裤子、不能独立进餐等等。遇到问题多以哭闹的情绪来表达。可通过开展家长工作,加强沟通。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看到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明白溺爱不是爱,让家长意识到一味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在各方面与同伴存在差异,从而缺少自信。家长和教师都要给孩子展示积极的情绪表达,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积累经验,建立积极的情绪模式,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身心健康地成长。
  【案例反思】
  在督学期间,铭记督学要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关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发现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追根溯源,持之以恒。情绪“小怪兽”的现象在每个幼儿园都亟待解决,在传、帮、带的督导中,收获颇多。
  1.传:通过督导反馈会、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培训,传递“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一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作为督学要有找出问题根源的能力,更要把爱传递给老师们,与教师沟通交流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谅教师的难处,允许教师纠错、成长!不论老师还是孩子都需要爱和包容。
  2.帮:鼓励教师记录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关于“情绪”的点滴体会,帮助教师提高观察幼儿行为的分析能力,增强教师对情绪价值的重视度,开展以“拥抱情绪小怪兽”的主题活动,定期帮老师们梳理总结反思,寻找解决策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关注教师的情绪表现,帮助疏导教师工作中存在的负面情绪,鼓励教师多沟通多研讨,在督学过程中,不增加学校的负担,不给老师们造成压力,征集教师们在日常组织教学中的困惑,及时反馈运用其他园所成功案例,进行分享。
  3.带:搭建相互帮扶的纽带,促进园所间的交流。定期开展优秀案例推选活动,带动教师探究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通过每学期的督导座谈会做好家长与学校的纽带,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一个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环境,促进家园共育。
  督学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更要有教育情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督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指导和引领督导的学校向着目标不断前进。
  福清市硋灶中心幼儿园姚小珠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