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以学思督 以督促学
时间:2023-08-28 16:36
 【案例描述】
  2022年4月7日,我通过对学校环境巡视、入班听课、师生访谈等形式对小学第53责任区DY小学开展专项督导工作。恰巧碰到第一节下课,学生到操场进行课间操及大课间活动。各班学生快速有序地到操场指定位置排好队伍,随着广播操音乐的响起,小学生广播操正式上演,学生前后左右间距虽略有不足,但还是可以正常进行。广播操后是学生大课间自由活动,学生就自然散开,学生们有的跑、有的跳、有的转,玩得不亦乐乎。操场上的学生人数多、运动项目杂,个人的运动空间明显不足。
  第二节深入班级听课,首先来到四年级,余老师正在进行《绿》的教学。课上,余老师主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课堂上由浅入深地品味语言,借助诗句引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的独特感觉,感受其独特表达。最后,在想象体会和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诗歌。从课堂上看,余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前准备充分,能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走入课堂,走进文本,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
  课后与多位科任老师交流,了解他们落实省颁课程情况。从他们口中得知,学校能按课程安排组织授课,开齐开足课程,让全体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但由于专任教师不足,对于语数英学科能深入地开展教学,上得实、上得深、上得出效果来,对于其它学科均由语数英老师兼任,虽能开展,却只停留在“开齐”上,与“上足上好”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缺乏专业教师的引领与相关课程的规范培训。
  【案例分析】
  此次督导,通过零距离走进这所完小校,发现学校活动场地存在缺乏科学地分流,体音美等技能科教学缺乏专业引领。分析其主要原因大致为:
  1.学生多场地小,需合理分流,全体同学不必一窝蜂式的挤在操场活动;对于水泥硬质地面可铺人工草皮、台阶边角可贴保护角。
  2.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专业教师的引领。农村完小校教师少,往往一师兼任多科,教学内容多而杂,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再加上一校就几个公立教师,难以开展常态化、经常性的教研,得不到及时地点拨与提升。
  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我及时跟学校的班子成员进行沟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因地制宜,合理分批。小学生的运动空间,除了室外操场,还有教室、功能室、楼梯、沙坑、草地等,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因地制宜,巧设计、巧利用,螺丝壳里做道场,多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开发、拓展、利用好运动空间。对不同班级除集中做广播操外,大课间活动可进行错时,动静结合,能有效减少危险隐患。
  2.拓展途径,转变观念。基于农村完小校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理念落后等问题,基于教师实际发展需求,多途径拓展教师学习渠道,促进专业提升。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就利用强大的网络,阅读相关学科的课标、指导意见等理论知识;观看专任教师的网络授课、教学实录等;成立辖区内的集备微信群,发挥群策群力,解决教学困惑。当然,也可利用“请进来”的方式,让专家、专任教师来校现场指导。
  【案例反思】
  挂牌督导内涵丰富,责任督学任重道远。责任督学的督导工作是“督”与“导”的有机结合。往往“督”是方向性,“导”是目的性;“督”是发现问题,“导”是提供策略,帮助其解决问题。针对这次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对的策略,使我对督学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责任督学是指导者
  作为责任督学,我们要及时向学校传递国家的法律法规,将《关于规范实施省颁课程计划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中的关于如何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行为等信息传递给学校,让学校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规范意识,在实践上落实规范行为。作为责任督学,我们还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把握好督导的目标,要对教学问题、教学管理进行把脉、诊断、指导,使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
  二、责任督学是践行者
  让学校科学安全优质发展,让学生快乐平安健康发展是校长的初心和宗旨,也是各级政府、家长最关心的事。责任督学可以看作是校外的“校长”,需要时刻帮助校长关心学校的事,在信任的基础上积极为学校建言献策。同时也和校长一起,采用合适的方式向家长、村委、乡贤、上级主管部门等询求帮助与支持,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助力学校高效有序发展。
  三、责任督学是搭桥者
  实行挂牌督导有利于督导持续发力,高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师生全力办实事,解难题。责任督导是位搭桥者,搭建老师与校长,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时与上级领导、兄弟学校沟通,借用专任教师的专业知识为该校教师授课解惑,使体音美教研的“列车”畅通无阻,使我们对“督导”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福清市占阳中心小学  翁而强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