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从幼儿自带饮水壶、零食入园的思考
时间:2024-03-11 08:21
  【案例描述】
  2023年4月,我如往常下乡到一所民办园开展一月一次的督导检查,我先对各班的环境创设、区域材料投放、安全卫生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查看,检查中发现各班幼儿的玩具柜上面放着各种各样不同颜色、不同花纹、不同材质、大小不一的饮水壶;(自带水壶的现象有些公办幼儿园也存在)老师告诉我水壶是幼儿每天早上从家里带来,放学后再带回去的。我随手打开几个水壶看看家长给孩子准备什么饮料?发现有蜂蜜水、有凉茶、有百香果汁、也有开水;孩子活动后各找各的水壶喝水。到了点心环节看到:有的幼儿吃幼儿园备的点心,有的幼儿吃自己带入园的零食(有饼干、牛奶、水果、糖果、还有一些小包装的面包片),吃自带零食的幼儿旁边围着好多孩子,个别孩子露着贪吃、讨好的表情,胆大的就向对方讨要;那么自带零食孩子很得意,有选择的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给要好的同伴吃,吃不到零食的孩子就跟在旁边,同时发现孩子随意把包装袋或盒子丢在地面或桌面上,一旁的老师看到了提醒幼儿把包装袋丢在垃圾桶里。
  针对以上的情景我问带班老师,幼儿园有提供饮用水和点心,怎么可以让幼儿自带饮料和零食入园呢?老师回我:自带零食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的点心,家长担心孩子饿着,所以每天都会给孩子备一些零食或点心;自带饮水壶和饮料的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家长要求让孩子喝自带饮料。接着我就问,孩子自带的零食是否合格产品、有否过期?你们检查了吗?天气逐渐回暖,孩子的饮料如蜂蜜水、凉茶上午没喝完,到了下午馊了,你会发现吗?孩子带来的杯子材质是否合格、家长每天有否清洗、消毒,你们知道了吗?孩子在幼儿园吃坏了肚子拉稀、呕吐,家长若说是幼儿园的食物吃坏肚子,你有想过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这些责任由谁来负?老师被我问住了,就找来园长,我又将上面的问题抛给园长?园长说确实没有考虑全面。我就把自带饮料和零食入园的危害性与园长一起分析其中弊端,并下发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整改通知书”,要求幼儿园针对这件事应立即整改,杜绝幼儿自带零食和自带饮料入园的现象,确保幼儿饮食健康安全。
  一个月后,我再到幼儿园督导时,没有看到玩具柜上琳琅满目的水壶,幼儿自带零食入园的行为也得到了制止。园长告诉我,她们对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召开全园家长会,把其中的危害向家长说明、分析、引导,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幼儿园老师接送时特别注意提醒和检查带零食的幼儿,通过树立榜样、有意识肯定和表扬,现在没有幼儿自带食品入园了。同时幼儿园将每天幼儿食谱进行调整,尽量为幼儿提供色、香、味俱全、安全健康的食品,确保幼儿吃得开心、健康。
  【案例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二十一条、二十二条指出,“供给膳食的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编制营养平衡的幼儿食谱,保证幼儿合理膳食。幼儿园应当每周向家长公示幼儿食谱,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留样。幼儿园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及时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从指导性的政策文件中不难看出,幼儿在园期间幼儿园必须为幼儿提供卫生、营养、健康、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及设施设备,那么幼儿自带的饮水壶、饮料、零食等入园,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根本无法取样、检测,给园方带来很大的伤害。我从以下几方面与园长、保教主任探讨分析。
  一、加强膳食管理、保证营养均衡;
  1.幼儿园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膳食管理制度,成立膳食管理小组,由后勤副园长、保健医生、厨师、财务人员、库房人员、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厨房管理、营养计算、费用管理、食品安全、采购管理等制度,建立采购台账:采购、索证、验收、加工制作到配餐、食品留样等全程监督管理制度。
  2.食谱制定要确保幼儿营养充足,保证幼儿膳食供给必须的营养物质,满足幼儿成长发育,根据膳食营养测算公式搭配合理均衡、品种多样,主副食相互配搭、荤素科学组合,按季节制定食谱,一年四季蔬菜上市不同,气候变化和幼儿的成长发育、活动量情况不同,四季食谱也应不同。
  二、深入班级调查、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食堂工作人员除了为幼儿精心制作、烹饪膳食外,还要经常进入班级、实地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直接感受幼儿是否喜欢厨房制作的食物,观察饭菜的数量是否恰当、质量是否保证、幼儿是否喜欢以及检查幼儿的生活常规和饮食情况,园长、教师和家长代表每周安排一、二次入班陪餐,教师要教育幼儿要有良好的进餐习惯,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食物,鼓励幼儿光盘行动,同时幼儿进餐时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促进幼儿的食欲,利用餐前3分钟,讲一些进餐时的安全知识,介绍今日的菜品和营养,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注意进餐的安全和卫生。 
  三、优化设施设备、加强家园沟通
  为了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要添置必须的设施设备,为幼儿创设自主、自由的饮水环境,添置恒温饮水机、幼儿杯、巾、食具的消毒设施设备,养成幼儿活动后自由取水、自主饮水的习惯,定期检查水质和更换滤芯,保育员每天对幼儿食具、器皿、杯、巾进行保洁消毒,保证幼儿用水卫生。
  加强家园沟通,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长群,向家长宣传幼儿园食品卫生知识,每周公布菜谱安排,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园的膳食结构:科学搭配、营养均衡、合理安全。家园沟通共同教育孩子不吃零食的习惯,不买“三无”食品,不吃垃圾食品,不带零食入园,不饮用自带饮品。从而更好地提升幼儿膳食质量,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案例反思】
  责任督学是幼儿园规范办园的监督者、指导者。既要履行好职责又要督出成效,还要对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进行把脉、诊断,帮助幼儿园发现在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充分发挥“督”与“导”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不断学习,提高能力
  幼儿园责任督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责任督学不但要熟悉掌握《幼儿园的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周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些政策性的指导文件外,还要对各级的评估标准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动态,善于捕捉信息才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对各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发现问题,有效指导
  责任督学每次入园在走走看看,与幼儿或老师的交谈中发现的问题,要抱着一颗真诚的解决问题的心情是很关键,这样才能拉近与老师、园长之间的距离,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面对,同时还要把掌握的政策性文件内容帮助老师进行梳理,为她们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把膳食营养的要求与做法跟园长一起讨论和分析,有效地帮助幼儿园解决问题。
  三、跟踪督导,督促整改  
  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的容易整改,有的不容易整改,但责任督学认定的问题对幼儿发展不利,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也要坚定的与园方进行沟通、跟踪,不能做“老好人”,得过且过,一个问题没解决,以后再有问题出现更难解决,一定要帮助园方树立为幼儿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困难责任意识,把问题整改到位,不断优化园所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
  福清市港头中心幼儿园  王黎虹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