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听评课笔记的转变给我的启示
时间:2024-06-04 16:39
  【案例描述】
  2022年11月3日,我再次到了片区内的一所学校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常规材料时没看到该校陈副校长的听评课笔记,我便半开玩笑半追要,陈副校长最后才拿出一本当年度的听评课笔记,听课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记录也不详细,评课意见就一两句话,不够深入,缺少发现问题的主动性,更缺少教学副校长应负的指导要求,时间也没有填写清楚。当时我真是无话可说,因为陈副校长多年分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任教,我若当面直接说吧,那肯定不妥,恐他挂不住面子!我拿着听评课笔记本,看了看他那尴尬的面容,不由得沉思起来。
  【案例分析】
  听评课是学校分管领导了解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的必然途径,它为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规范教师职称评聘、确定教师评先评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研集备常态性开展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分管领导通过听评课这一途径发挥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则更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提高教研集备的有效性;而且这一途径也有助于听课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从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取长补短,完善教学,尤其是更容易发现新特色,争取多培养省市校各级骨干教师;分管领导要想方设法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听评课带动教师积极参与教研,从而提升大家的教育教学水平;分管领导更要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充分发挥教师听评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要发挥教研片的联动作用。听评课可作为有效推动学校发展的切入口,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常态化,全体教师始终处于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之中,在校内形成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推动了学校的教研和教改工作。所以,听评课是学校领导尤其是分管教学的领导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
  怎样才能让分管领导深入班级听评课呢?偶然之间,办公桌上学生的数学作业本吸引了我,顺手翻看了下,教师的批改手段给了我一个启发:在做对的题目上打个“√”号,最后给学生一个点评,并标注好日期,不就说明老师已经批好了么?批好后的作业学生也就不会再交上来给教师批阅了。有感而发,我在今后的督导中采用了如下措施:
  一是先查看听评课数量,对每张表格都标上数字并做好记号,这样学校的相关领导就不会再应付了事,从而带动教师认真应对,从宏观上督促学校领导及教师主动听评课,而且听评课节数达到规定要求。
  二是查看是否全方位进行听评课,是否涉及到各个学科,重点查看对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科是否听评课,查看记录是否认真细致,各环节是否记录完整,并及时进行心平气和的单独反馈。
  三是检查反馈栏的评课情况,是不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不是走过场、敷衍几句、马虎应付,评价是否中肯、有价值,从而使学校领导、教师养成良好的听评课习惯。
  四是标注督学姓名及检查时间,这样才真正体现督查到位、督出效果,形成常态。
  通过这些监督手段,遏制了个别领导、教师不愿听评课或虽听评课却应付了事的坏毛病,使该校班子成员的听评课笔记产生了三个变化:
  一是听评课笔记更有“范”了。
  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听评课笔记更加规范了,相关的栏目均填写的很清楚,各个环节非常完整,再没有出现了了几个字现象。
  二是听评课笔记更有“汁”了。
  学校的教研氛围浓厚了,评课也很有针对性,各抒己见,内容充实,尤其是学校领导在指导授课教师时能有的放矢,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等问题作出客观性评价,并提出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听评课笔记更有“味”了。
  学校领导能及时将听评课过程中发现的新做法、新技巧、新理念、新思路和创新做法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增加了听评课笔记上的新创意和闪光点,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全校教师的听评课笔记内容详实,更有味道了。
  同时学校领导听评课的类型与方法也丰富多彩了,主要有以下几种特色:
  一是了解性听评课。
  这种听课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其目的就是要了解课堂的基本情况,通过巡课或临时推门听课,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二是指导性听评课。
  这种听评课的目的在于指导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主要对象是学生反映教学水平较差的个别教师,这是学校领导抓教学促发展的主要听评课手段。课前就要关注教师的备课情况;课中指导教师如何应对,如何做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精讲精练要恰到好处;课后要充分肯定其优点,增强其自信心,同时要委婉的指出其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增强其授课能力。
  三是检查性听评课。
  这种听评课的目的就是要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督查对象主要是平时工作不认真、学生反映强烈的老师。学校领导突发性进行听课,课后通过查看教案、课件,指出其优缺点,也可组织学生座谈,畅谈感受,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更精准的资料,有针对性的对老师加以指导帮扶,从而改变其懒散的行为习惯。
  四是探究性听评课。
  这种听评课的目的在于互相研究、共同探索,使课堂的亮点更亮,可供借鉴的方法更多,可拓展的东西更丰富,促使教研氛围更加浓厚,在全校形成赶学比拼的良好局面。
  五是推广性听评课。
  这种听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各级骨干教师,通过他们带动全校教师乐于教研,勤于探索,肯于吃苦,这个过程要尽量组织更多的教师参加,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得到全方位推广。
  【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的方法进行督导,进一步提高了该校领导教师走进课堂、深入课堂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该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及服务意识,也为责任督学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提高责任督学的责任意识。
  责任督学要想办法提高岗位责任意识,不放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要提高责任督学的敬畏意识。
  责任督学对自己的工作应有敬畏意识。要敬畏于自身的工作岗位,切忌说空话、走过场、草草了事,一定要负起责任、沉下心来,想尽办法做好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潜心研究,努力探索,常怀律己之心,常修执业之道。
  三是要提高责任督学的诚心意识。
  责任督学应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为师生成长提供专门的帮助,要把工作做到心坎上,要有服务意识,以真心取得师生的信赖与认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督导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我们提高业务能力,从容的去应对,这更需要有诚心意识。
  四是要提高责任督学的创新意识。
  责任督学应不拘泥于常规的督导手段,要善于从制度、方式、措施等方面加以改进与变革,尤其要在内容方面下功夫,要有创新意识,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福清市上苍初级中学   王建兰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