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教育相机而行,危害无“机”可乘
时间:2023-07-24 08:18
  【案例背景】
  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亦是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行动,更是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回归教育本真,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感的必要措施。
  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全国有超过60%的未成年人长期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其中手机游戏的占比高达56.4%。 “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这话并非空穴来风,手机不亚于海洛因,孩子经常玩手机,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危害身体健康,加强手机管理势在必行。五项管理中明确规定: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应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同时做好家校沟通,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案例描述】
  HX小学是我责任督学的挂牌学校,2021年11月我如期来到学校进行“五项管理”专项督导。在现场访谈中,六年级班主任反映,班级共有33位学生,因地处农村,较多父母外出务工,班上有很多留守儿童,近一段时间,她发现班上部分学生,精神萎靡不振,两眼充满红丝,容易烦躁,无心向学,不思上进,课堂上打瞌睡,作业不完成,成绩直线下降,青春叛逆期孩子难以管教,教育了多次都没效果。听完老师的话,我心头一怔,会不会是手机惹的祸呢?我们即刻对问题学生逐个进行电话家访,得知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为了方便联系,家长们都给他们配了手机,之后却事与愿违,这些孩子在家沉迷于手机,不服老人管教,有的老人索性放手不管;还有的孩子则为了攀比而让父母为其买了手机。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校长、老师们商讨后,制订了解决方案。
  第一步,召开家长会。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和玩手机的危害性,让家长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切断“机”源,学生统一上缴手机,拆卡、用档案袋封存后让家长保管。如确实需要手机的只能提供非智能手机,杜绝以任何理由在家里独自使用手机。
  第二步,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认识到玩手机的危害性,加强自我管理,远离手机危害。
  第三步,密切家校联系。为了转移孩子注意力,课余时间引导孩子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在家里的动态,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为了尽快让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我督促学校第二天就召开家长会,接下来的日子里,事情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个月后,再次来到学校督导,老师兴奋地说,家长对学校的举措给予了极大的配合与支持,14个有手机的孩子全部上缴了手机,经过教育沟通后,孩子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主动改正。来到六年级班上,听着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一张张阳光自信、朝气蓬勃的脸,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案例反思】
  一次平常的访谈,一群因“机”迷途的孩子,一股共促成长的家校合力,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责任督学”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督学无小事,事事皆责任,教育应相机而行,让危害无“机”可乘。
  1.“责任督学”要注重细节。作为责任督学,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细微处入手。在现场查看、走访座谈、深入课堂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细节,从细节中发现问题,由小到大,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找出学校在教育办学中亟待改进的地方。
  2.“责任督学”要讲求实效。责任督学,要以“督”促“学”,讲求实效。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问题一经发现,必须用熟悉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精湛的业务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评估,经过周密的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立马落实解决,真正做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带着成效回。
  3.“责任督学”要加强合力。教育合力,共育未来,家庭、社会、学校是教育合力必不可少的部分,督学应通过认真倾听、耐心交流、及时反馈等方式,为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合力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交流互动、协调沟通,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学校,表达合理诉求,提出合理建议,积极配合学校,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
  福清市占阳中心小学 王朝炯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