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风采:福清市中医院针药协同疗法助患者告别失眠
时间:2025-02-18 15:14

  在现代社会,失眠已经成为困扰无数人的健康问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约三分之一的人群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而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传统疗法

  而针灸与中药

  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凭借其独特的优势

  为失眠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案例分享

  李先生,52岁,因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加之近来家庭事务繁多,近一月来开始出现失眠症状。自诉入睡困难和夜间频繁醒来,醒后难以入睡,每晚只能睡2~3个小时,同时伴有耳鸣、尿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苦不堪言。自行服用保健品和安神药物,但收效甚微。几经周转打听,就诊于福清市中医院。 

  初见患者,眼神空洞,眉窝凹陷,头发稀疏,精神倦怠,查看患者舌脉象时,发现患者苔少,脉象空虚,典型的肾精亏虚表现。

   

  接诊的副主任医师林志咸针药结合,详细地为患者制定了一套诊疗方案,包括:针刺太溪、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百会、神门、安眠、耳门、听宫、听会等穴位,辅以艾灸关元、命门,以起到温补肾精,养心安神之功效。方药则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佐以熟地、酸枣仁、淫羊藿、山药、远志等中药,以振奋阳气,补精调血。 

  在接受两周治疗后,李先生的耳鸣和尿频症状得以缓解,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改善。他表示,夜间醒来的次数大大减少,整个人感觉轻松了许多。 

  在为期一个月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已基本恢复常态,整体健康状况亦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趋势。林志咸向患者叮咛,返家后应学会适时放手事务,确保大脑得以充分休憩,避免身体过度负荷。 

  在中医理论系统中

  失眠被称为“不寐”

  是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

  其核心症状是难以入睡、

  易醒或睡眠质量不佳

  阴主静,阳主动

  只有阴阳平衡

  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睡眠 

  01 失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阴阳失衡型:因阴虚而阳亢,导致心神失养,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彻夜难眠。

  2、心脾两虚型: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调引发气血不足,导致多梦易醒、疲乏无力。

  3、肝郁化火型:情志不畅、压力过大,导致肝火内扰,表现为心烦意乱、入睡困难。

  4、痰热内扰型:脾胃失调、湿热困阻,常伴随胸闷、头重、疲倦乏力。

  02 中医诊断失眠的原则

  中医的诊断强调“望闻问切”,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生活习惯,进行辨证施治。失眠的诊断中,重点在于区分其病因、病性及脏腑的相关性。例如,面色苍白、舌质淡白的患者多为气血不足,而舌红苔少的患者则可能是阴虚火旺所致。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失眠的核心原则。通过找准病因,并结合患者个体的特点,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03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尤其适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针灸在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和减少夜醒次数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从而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此外,针灸还可调节气血,通畅气机,养护心神。 

  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的穴位包括:

  百会穴:能够提振阳气,调节大脑功能。

  神门穴:有安神作用,可。

  三阴交穴:调节脾、肝、肾三脏,改善睡眠质量。

  安眠穴:专用于治疗失眠,效果显著。

  04 失眠常用方药

  中药治疗失眠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衡阴阳、调节脏腑、调和气血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相较于西药,中药更强调个性化治疗,从患者的体质、病因入手,不仅能够改善睡眠,还能增强体质。 

  常用于失眠的经典方药:

  酸枣仁汤:适用于肝血不足、心神失养的失眠患者,能宁心安神,适合多梦易醒患者。

  天王补心丹:用于阴虚火旺、心神不宁的患者,能够缓解入睡困难、心烦口干的症状。

  归脾汤:适合气血不足、思虑过度引起的失眠,常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

  温胆汤:针对痰热内扰型失眠,能清热化痰、调理脾胃。

  对于失眠患者而言

  除了必要的医疗干预外

  日常的调养同样至关重要 

  01 生活方式的调整

  建立规律作息: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帮助生物钟恢复正常。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舒适,避免过多的光线和噪声干扰;床铺的软硬度要适中,以确保身体舒适。 

  避免刺激物:减少或避免在下午和晚上摄入咖啡、浓茶、酒精等影响神经系统的饮品,同时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尤其是睡前一小时。

  02 心理放松与压力管理

  失眠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因此学会管理情绪至关重要:

  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通过引导身体放松,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03 合理运动与体质增强

  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肺功能。 

  太极和气功,这些传统的中医运动方式可以调节气血、增强体质,同时有助于静心凝神。 

  避免过度运动,尤其是晚上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来源:健康大福清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