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广祥代表:
《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建议》(第000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农村师资力量配备。持续实施教师招聘计划,加大农村教师补充,2022年,我市共招聘468名参聘教师,大部分分配在我市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农村薄弱学校师资紧缺状况。今年我市计划招聘 554名参聘教师,其中大部分教师还将持续补充到乡村学校,进一步强化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乡村教育共享跨越发展。二是完善城乡交流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制度,采取定期交流、跨学段交流、跨校竞聘、小片区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村小、教学点流动。完善城镇教师乡村任(支)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支)教1年以上或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经历。2022年共现有40名教师申请到农村支教,其中有16名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专任教师在完成本校满工作量前提下,申请到农村中小学进行紧缺学科跨校走教。三是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培训工作意见和有关规定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乡村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按一专多能要求培养乡村教师。全面实施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2020年,我市将全市乡村校长、教师轮训一遍,增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科学谋划农村教育布局。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投入6.4亿元用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梧岗中学教学综合楼、天恩学校综合楼、临江中学教学综合楼、锦江中学教学综合楼、高山育才中学教学综合楼、元载小学二期工程、高山第二中心小学、江阴新港小学教学综合楼、北亭中心幼儿园、新厝实验幼儿园、龙田第二中心幼儿园等39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筑面积18.23万平方米。农村学校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教室面积均超过省定标准。二是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农村不足100人的小学按100人、不足200人的小学按200人、不足300人的初中按300人分别核拨公用经费;对幼儿园按每生每年600元核拨公用经费,在园幼儿数不足50人的幼儿园和附设幼儿班按50人安排经费;对高中每生每年1010元核拨公用经费,从2015年秋季起每年安排3000多万元实行公办高中阶段免学费教育;并按每50名寄宿生配1名食堂工作人员的标准增加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生专项公用经费。
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一是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委托管理、城乡共建、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样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福清一中、福清三中教育集团。探索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模式,试点福清侨中与宏路中学、福清二中与龙江中学、滨江中学与元樵中学三对学校委托管理。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乡村学校质量提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二是采取“1+N”方式,推进城区及镇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形成中学11个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全面开展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三是分步骤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2022年建设中学乡村温馨校园18所,2023年建设中学乡村温馨校园10所,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乡村温馨校园全覆盖,通过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乡镇寄宿制学校,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抬高乡村教育底部,确保乡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四是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创建工作。重点支持乡村学校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近年来,34所农村中学通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通过发挥评估创建的促进提升作用,引导乡村学校优化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我局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背景下教与学的新方式,努力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目前我市共建有496间计算机教室、170间智慧教室、79间录播教室,全部5478个普通教室100%实现“班班通”,城区班均带宽≥10M, 农村班均带宽≥5M, 农村中心校以上各类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终端生机比8.3:1。二是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对接福州市教育局1+4+N智慧教育生态平台,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调研,推动建设一些富有福清教育特色的应用,作为福州市“1+4+N”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补充项目,以满足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共性需求。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推动建设100间高清录播教室,确保城区学校、农村中心小学、各教研片龙头校等教育质量优秀的学校至少配有1间。提升学生、教师的终端占比,逐步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等,并向农村学校倾斜相关设施设备,提升信息设备覆盖率,拉近城乡和校际的硬件水平差距,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搭建桥梁,营造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四是创建网络学习空间。持续依托省、福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全市所有师生创建网络学习空间,动态生成教学资源库,鼓励引导教师将原创或收集的教学素材和优质资源分类整理、积极上传,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跨校际、跨城乡、跨区域的网上教研研修,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学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技术设备支持。
领导署名:王豪杰
联 系 人:林德生
联系电话:85232540
福清市教育局
2023年 5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