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57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3-05-24 17:09

翁祖辉代表:

  《关于加强福清方言传承的建议》(第0057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正是有包括您在内的人大代表的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进步。现答复如下: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文件精神:“正确处理各种语言文字关系,依法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汉语方言、繁体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及学习使用问题,努力营造守法、健康、和谐的社会语言文字环境”。因此让更多孩子学会讲福清方言,了解更多的福清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福清、保护福清方言的一个很好举措。 

  一、青少年学生不会讲福清方言的原因 

  根据近期调研,我市福清户籍的青少年学生不会讲方言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随着语言文字推广工作的开展和规范校园语言环境的要求,普通话成为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和沟通的主要手段;第二,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家长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家庭中习惯于用普通话沟通,孩子学习福清方言缺少语言环境;第三,随着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逐年开展,社会已经认同了普通话的沟通交流地位,部分家长认为讲本地方言落伍,没有刻意让孩子学习,转而将语言重心放在学普通话、学外语等。 

  二、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传承福清方言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所以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不能以方言做为教学用语。为了让福清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不断传承,我局积极鼓励、引导学校组织开展渗透福清方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福清方言表达深刻的魅力,了解福清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让福清方言焕发更多色彩。目前全市有多个幼儿园开展与使用方言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城关幼儿园,在“七色花”社团活动中开设“童谣馆”,童谣馆中幼儿以吟唱、诵读、表演等多种形式表现福清经典童谣。携手福清市电视台“讲世事”栏目开展唱响福清童谣系列活动,结合福清传统节日,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学习用地道的福清话念家乡童谣。邀请福清方言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则东做“传承传统文化经典--童谣”讲座;玉屏中心幼儿园充分挖掘福清区域特色资源,围绕“福清童谣”开展系列活动,以唱诵、游戏、绘画、表演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福清话童谣、福清话唐诗等,该园还拓展了玉屏小导游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福清方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南江滨幼儿园于大班年段开展传统节日“冬至”,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福清方言朗读《福清搓时歌》,稚嫩的声音里传承厚重的祖辈文化;龙田中心幼儿园结合立项的福清市课题“基于乡土教育资源构建特色园本课程的研究”,在本土特色课程推进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家乡,学说家乡的语言、民谣、谚语等,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前林中心幼儿园在传统节日“拗九节”来临之际,老师们组织小朋友们学习用方言讲述传统民谣,用自己的方式为长辈送上深深祝福,体会中华“孝”文化,品味浓浓的亲情。另外滨江幼儿园、元洪幼儿园、侨乡幼儿园、扬帆幼儿园、海峡幼儿园、一都中心园、江镜中心园、灶中心园、高岭中心园、南岭幼儿园等园所也开展了方言教育的有效尝试。 

  实验小学等多个学校就以开设“福清话”社团的形式来传承方言文化,将福清方言中的众多俚语、歇后语作为社团学习内容,增加了趣味性,受到学生的喜欢。 

  接下来,我局将采取以后下措施,倡导更多的学校传承福清方言文化。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开展传承方言的相关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鼓励更多的学校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挖掘特色资源,传承福清方言。 

  二是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方言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等活动,引入媒体、社区、老人会等相关社会资源,为学校的方言传承活动提供载体,丰富学生方言实践空间。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欢迎您继续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吴笃强 

   人:徐   

  联系电话:0591-85232545 

       

  福清市教育局

       202346

来源:福清市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