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福清生态环境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500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4-05-14 16:37

  民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注,现将涉及我局职责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成规划编制。

  我市编制了《福清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年)》,规划涉及我市350个行政村,明确治理类村庄303个,管控类村庄46个,拆迁村1个,治理类村庄中采用技术路线一(纳管)的村庄有83个,采用技术路线二(集中处理)的村庄总共有220个。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逐年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二)建立组织架构。

  我市参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模式,成立了福清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挥部,组长由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分管城建口、农业水利口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相关市直部门和镇街主要领导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生态环境局,负责牵头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三)制定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我市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属地为管理主体、村级为落实主体、农户为收益主体、运维单位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编制印发实施了《福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清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融政办〔2021〕73号)等文件。该《方案》主要是按照“修复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原则,2021年先行完成42个村建设任务,2022年提升改造了55个村庄,2023年提升改造80个村庄.其中涉及大坝溪的村庄有南岭镇的梨洞村,城头镇的五龙、风屿、星桥村,海口的牛宅村。这些村庄是通过“纳厂、集中、分散”处理方式完成村庄污水治理,实现处理总户数占任务村常住户数的90%以上。

  (四)积累试点经验。

  我市江阴镇、新厝镇已试点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江阴镇以“干管优先、管沟结合、支户同步”的理念为建设原则,采取镇区优先,逐步向外辐射江阴港城经济区周边村及余下14个村;新厝镇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从地域方面上先镇区后农村,从人口方面先集中后分散,从建设方面先末端后前端的治理原则,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五)因地制宜推进。

  一是着重整治“七类村庄”:饮用水源保护区域村庄;水质需进一步稳定的主要流域和小流域控制单元内村;重要海湾沿岸村;存在农村黑臭水体的村;接待旅游人口较多的村;乡村振兴试点村;两高沿线重点。二是对于偏远农村及山区村区域,采用三格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尾水排入山林或农田消纳,既实现资源化利用又对尾水进行了进一步处理,减轻后期运维难度。三是针对部分旅游村庄外来游客多,常住人口少,人口潮汐现象明显的情况,采用扩大调节池方式,根据人口峰值设计调节池容积,其它设备及构筑物按照服务范围内常住人口进行合理设计,既不盲目投资又有效解决人口潮汐现象带来的问题。四是鉴于我市农村的现状复杂性,资金投入过大的情况,在大部分的村庄治理中,将采用区域排口截污和重点区域入户即“五必接”(规范小区、公建单位、人员集聚场所、排污口、黑臭水体五个方面污水占比会在50%以上)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将大幅降低投资量,提高治理成效。

  (六)实施真督实导。

  一是严格监管。由市农污办牵头,实行双业主制度,由水投集团和属地镇(街)同时做为工程实施监管主体,严把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验收后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回头看,及时监测管理设施运行情况,强化日常运维管理。二是广泛发动。在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过程中充分调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当地乡贤、村民代表、农村“五老”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监管。三是深入一线。在实践过程中,按照“事前逐户访查、围绕住户设计、发动群众参与、按户分区施工、检查验收到户”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推进项目建设。

  二、项目进展情况

  (一)全面摸底。

  扎实做好初步设计前期相关准备工作,近年来,我市逐年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动员部署暨摸底工作培训推进会,全面发动镇(街)、村干部开展摸底工作,深入细致摸清每家每户的常住人口、排水口、化粪池现状等关键要素,最终形成各村的“一图一册三表”。为精准治污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以工代训,镇村干部在摸底同时熟悉工作。

  (二)稳步推进。

  根据《五年行动计划》,一是2022年海口镇牛宅村污水治理情况:牛宅村村庄总人口为6800人,常住人口6000人,户数约1900户。根据现场实地考察及分析确定该行政村采用技术路线二(集中式)。依据《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及《福清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各村人均综合日用水定额设计确定取值110-150L/(人/d)、本村项目取130L/(人/d),污水排放系数按0.7计即污水排放量指标为91L/(人/d)计。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414.69(t/d)。本项目主要工程量:新建污水主管网约2425.3米、接户管约4130米,污水处理站1座(450t),利旧泵站1座。服务范围内利旧户数370户,直接接户237户,截流户数372户。处理站目前正在进行工艺调试和智慧水务建设,进水cod浓度约为177mg/l,进水水量约为19.8t/h;二是2023年南岭镇污水治理情况:南岭镇梨洞村村庄总人口为1477人,常住人口600人,户数约200户。根据现场实地考察及分析确定该行政村采用技术路线一(纳厂)。依据《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及《福清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二期)初步设计(报批稿)》、各村人均综合日用水定额设计确定取值100-150L/(人/d)、本村项目取100L/(人/d),污水排放系数按0.7计即污水排放量指标为70L/(人/d)计。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21.7(t/d)。本项目主要工程量:新建污水主管网约5643米、接户管约6400米。服务范围内利旧户数0户,直接接户100户,截流户数0户。三是2023年城头镇污水治理情况:因“两国双园”建设,故暂缓农污二期城头镇20个村庄污水建设。目前,我市农污工作已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抓队伍建设,确保这项工作“有人做”。

  我市已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挥部,目前已从住建局、新厝镇抽调2名专兼职人员,并依托水投公司招聘5名技术人员,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技术顾问(常驻1名技术人员)充实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线攻坚队伍中,形成一支精干、专业的队伍来做专业的事。

  (二)抓资金保障。

  探索出台具体扶持政策,若镇(街)在规定时间内竣工且验收合格的,市财政按工程结算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环境保护专项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并引导社会资本、侨贤、乡贤资源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三)抓经验融合,确保这项工作“有标准”。

  1.统一模式引领。一是建立统一考核标准,借鉴龙江流域21套设施建设经验,实行污水处理设施“统一采购”;二是实施村内管道“统管自建”,借鉴城乡供水一体化成功经验,统管,即市统一指挥,建成后统一管理;自建,即镇(街)、村协助筹款,自行建设。

  2.统一导则引导。汲取城乡供水一体化成功经验,参照市政建设相关标准与规范,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导则、工作导则,为各村内管网建设提供规范和标准。

  3.开展未治理村庄摸底排查工作,完成我市所有村庄的收集资料、调查摸底、委托设计、生成初步方案,建立治理项目储备库。

  专此答复

  分管领导:池文华

  经办人:王执华

  联系电话:13599951895

  

福州市福清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10日    

来源:福清生态环境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