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102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4-06-07 10:30

钟祥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41026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作为福清市“海上福州”工作的牵头部门,近年来紧紧围绕省、福州市各项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部署计划,立足我局职责范围,深入挖掘我市沿海工业产业优势,推动沿海工业产业发展:

  (一)积极融入“海上福州”国际品牌行动。2023年我市“海上福州”项目库在库项目共45项,项目计划总投资731.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3.27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193.26亿元,超序时进度约11.54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包括万华化学年产80万吨PVC项目、福州港江阴港壁头作业区6-9#泊位、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等。2021-2023年度福清市“海上福州”工作综合考评得分连续三年位于福州各县区第一。

  (二)实施产业链项目带动。福清市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在江阴港城经济区集聚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风机装备等产业,形成了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聚氨酯、异氰酸酯产业链,以中景石化为龙头的聚丙烯产业链以及以正太新材料为龙头的钛铁颜料产业链的三大核心产业集群,2023年江阴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重点企业产值454.7亿元,同比增长22.82%。在福清功能区立足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以食品产业为主导,致力打造食品全产业生态链和大宗食材供应链,目前已汇聚了御冠食品、胜田食品、兆华水产、淼天汇、御味香、融海水产、云尚食品、港龙深鲜等水产品加工企业12家,2023福清功能区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企业产值132.6亿元,同比增长 20.2%。推动水产冷链物流业发展,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是目前全国规划在建规模最大、温区最全、功能最强的单体冷库基地,将建设冷库105万吨,2024年已有50万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加快发展临港能源产业。在海洋新能源建设方面,建成国内最大风机设备生产基地,金风科技、东方风电、江苏中车、中水电四局、LM叶片等5家国际国内知名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风机、电机、叶片、构筑件等海上风电大部件产业链,聚集了一大批海上风电运维、大件物流、人才服务、电力供应等专业服务单位,具备年产300万千瓦以上大容量风机、超长叶片150套,年加工钢结构20万吨以及配送、售后服务等能力,2023年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86%。三峡风电产业园的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还销往欧洲市场和“一带一路国家,不断刷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新记录,成为福建“丝路海运”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实现了“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目标。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服务指导。定期走访服务企业,主动作为,“强宣传、挖项目、精帮扶、快兑现”,深入企业摸底调查,破解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的症结,促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努力发现可生成的“海上福州”投资项目。

   (二)大力发展临港能源产业。依托福清丰富的风能资源,继续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谋划发展地下水封洞库积极争取列入全省地下水封洞储油项目布局,加强东瀚地下水封洞库规划选址调查和前期谋划。充分利用沿海各类海水养殖鱼塘、养殖水域资源,统筹推进建设“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引导沿海各相关镇积极实施近海养殖“渔光互补”试点项目,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渔光互补”。

  (三)加快江阴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加快万华化学MDI及思嘉新材料、旭川化学等上下游配套,以及中景第三套聚丙烯和第二套丙烷脱氢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大聚氨酯产业链、丙烯产业链。巩固正太新材料珠光材料全球产销量第一、友谊新材料专业胶带生产基地全国第一的地位,把江阴打造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化工新材料专区。

  (四)壮大三峡风电产业园为核心的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促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继续做大做强,推动金风科技、江苏中车、东方电气、中水四局、丹麦LM叶片厂等项目尽快达产,加快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二期建设,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加快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前期工作,以风电全产业链集聚以及批量化生产,实现海上风机全产业链闭合,积极推进高端装制造产业“走出去”战略,实现海上重器福清造。

  专此答复。

  领导署名:黄茂桐

  联 系 人:谢威融

  联系电话:15859187460



  福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4日

来源:福清市工信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