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友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扶持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贵委员提出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等问题,并提出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招聘等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并已将其纳入2024年工作计划中予以重点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一是做好用工监测。建立用工监测系统,通过监测187家重点用工企业的具体用工情况,掌握全市用工动态,并定时收集企业岗位缺口,以应对各类用工调剂。二是开展系列招聘活动。今年上半年在几所高校和中职院校比如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第二技师学院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举办校园招聘会、“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夏季大型线下招聘会等系列招聘活动,在阳下洪宽工业村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搭建了平台。三是开展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校企信息共享、精准对接,为促就业、助引才搭台子、铺路子。开门“请进来”,邀请与企业需求契合度较高的厦门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武夷学院、宜春学院等院校来融访企拓岗,签署人才就业实训等合作协议;主动“走出去”,组织企业赴武汉理工、华中科技、华南理工、暨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引才活动。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工技能水平。通过企业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政策,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以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进行企校合作,强化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培养成为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三)落实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持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今年以来,我市共发放普惠性稳岗返还共计918家,补贴总金额985.66万元,受惠员工数达43848人。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3家,补贴总金额56.85万元,受惠员工数达379人。落实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税收认定证明工作。受理12家企业的脱贫人口税收认定,认定人员293人次,共认定月份2200个月。落实春节期间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发放5家,奖补总金额46.14万元,符合申请总人数为1843人。落实吸纳中西部脱贫人口跨省就业奖补,已发放第一批跨省就业奖补,补贴企业335家,补贴金额共167.80万元。
(四)实施中西部农民工入融行动。建立劳务协作基地。目前我局在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政府部门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建立了13个劳务协作基地,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合作,帮助我市重点企业在当地招工。“点对点”包机包列包车输转返岗员工。今年组织云南、贵州、固原、定西等4个方向3架次专机1趟专列返岗员工“点对点”输转活动,输转400多名新老员工来融返岗就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深化闽宁劳务协作。按照“西吉所需、福清所能、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引导西吉县当地富余劳动力来我市就业,切实帮助我市重点企业解决季节性、阶段性用工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劳务协作基地引工输转职能。继续深入推进劳务协作基地建设工程,依托已建中西部市级劳务协作基地,常态化推介宣传我市用工政策及企业岗位信息,适时组织用工企业参与当地各类招聘、校企合作等活动。
(二)落实政策助力企业稳定岗位。加快兑现春节期间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企业吸纳重点人口税收优惠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惠企政策,争取畅通资金返还渠道,快审快发,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三)持续抓好校企合作。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持续拓展专业与我市支柱企业需求契合度较高的院校资源,依托“学子进企业”、“企业进校园”、“政策进校园”等“三进”活动做好政策供给和服务对接,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专此答复
领导署名:陈梦婧
联 系 人:王腾
联系电话:85236270
福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