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福清市委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建议》(第20244027号提案)已收悉,提案内的建议十分实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体现出了贵会的远见卓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能力
1.不断增加中医药事业投入。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我市财政每年安排150万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全市中医药医、教、研工作。每年根据中医院工作实际,安排改革补助,2023年市财政安排2603.82万改革补助等经费,用于市中医院业务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2.支持市中医院做优、做强。一是提升市中医院设施建设。经市政府研究,已将市疾控中心旧址整体划拨给福清市中医院,按照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就医群体多为老年人的特点,加强老年病科建设,增加疗养康复功能,进一步提升医院接纳患者的能力。将以三级中医医院为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建设,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9.21万平方米,估算造价约9.11亿元(包括专项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物流等),目前总平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于2023年10月26日经福清市委专题会议研究通过,正在申报专项债。二是加强中医特色优势建设。市中医院围绕“重点发展,扶持特色,争创一流”的重点专科建设思路,制定了《福清市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在现有针灸推拿科与儿科两个市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省级农村中医特色专科(中医康复科)以及中医特色糖尿病治疗技术,在人才培养、设备购置、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给予了倾斜。
3.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推动基层中医馆建设。全市16家卫生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的“中医馆”;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先后投入15万元积极开展中医馆建设,福清市第三医院中医康复科独立成区,设有36张床位;二是不断提升中医馆服务能力。投入资金先后开展新厝镇卫生院、高山镇中心卫生院和玉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服务能力内涵提升项目,开展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品中医馆项目,通过改善中医馆场所,安排人员进修,添置中医诊疗设备,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馆的服务能力。此外,为进一步鼓励民间中医药发展,我市对社会资本举办中医诊所取消布局限制和审批手续,实行备案管理。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邀请省市名老中医来融坐诊。我市妇幼院与省妇幼院达成共建合作,定期邀请省妇幼院中医科许金榜教授等名老中医到该院中医馆坐诊;福清市第三医院与福州市二医院紧密协作,每周由陈述荣主任与陈昕主任定期到中医康复科坐诊;福清市中医院与省人民二院等省级医院共建医联体,经常性邀请省级专家团队到院坐诊,通过学术讲座、现场指导、病例分析等方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二是福清市中医院建立了“严玉清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医院安排了2名青年医生跟师,并积极鼓励基层中医师跟师。三是选派优秀中青年中医师外出跟师学习。2021-2023年,先后派出11名优秀中青年中医师跟随省市名老中医药专家进行为期3年的师带徒学习。此外,为做好民间传统医学师承带徒工作,先后安排 7名民间中医药人员在我市进行为期五年的传统师承跟师学习。四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依托市中医院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定期面向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由市卫协会牵头定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累计已培训736人次。五是加强“校医”合作机制建设。福清市中医院向福建中医药科学院申请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中医药大学目前此项目已经向省卫健委、教育厅、物价局等部门审核备案。此外,市中医院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建立“校医”合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医教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三、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
1.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校园。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医药科普宣传,营造“知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结合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印刷资料、播放音像、宣教栏以及讲座、义诊活动等方式,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去年我局在中医药法实施6周年之际,开展了宣传月活动,组织医疗机构集中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开展义诊讲座15场次,发放中医药学知识手册2580份、宣传品780份,总受教人数3200人次。此外,我局还在全市中小学配置了健康副校长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的中医药知识宣传。
2.通过媒体普及中医药文化。我市在福清市融媒体中心在一楼演播厅举办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月评比活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领导、各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参赛选手等13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福清市电视台同步直播,收看观众约4.42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近期福清市中医院在其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中医药知识专栏,定期发布健康养生知识,提高市民养生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
3.筹建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依托市中医院中医药优势力量,已在市中医院新院设计中,规划建设中药标本馆、中医文化长廊、中草药百草园等,同时借助市中医院县域共享中药房、中医儿科、治未病科、康复科等中医药科室,形成中医诊疗、草药识别等知识全链条科普体系。通过科普基地指导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把中医药文化形象、生动地展示给中小学生,培养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增进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最后,感谢贵会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答复
领导署名:吴品明
联 系 人:张 乐
联系电话:85220109
福清市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