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海洋文化的一颗明珠——海族舞
时间:2020-03-04 10:21

  “海族舞”是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大澳村渔民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俗名“弄九鲤”,历经数百年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福清海洋文化的一颗明珠,被收录在福清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海族舞”的表演花样有10种,分别有“蜈蚣爬”“三财四箭”“六耳”“四朵花”等花样舞步。出场顺序一般是彩旗、双灯、龙珠、龙、鳌、鱼、虾、乌贼等鱼类,断后为锣鼓。 它根据闽台沿海民间传说编演的踏街游行形式,制作时多用竹篾、白绸布或棉纸扎制外形,还要用彩笔勾画,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海族舞群就点起篝火,擎着鱼样,绕着火堆,跑火圈,以此增添节日的气氛,祈求渔业丰收,合境平安! 

  

  由于社会历史变化的原因,“海族舞”曾一度消失。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大澳村积极响应政府伏季休渔政策,保护濒临灭绝的鱼类。广大渔民同心协力,重兴“海族舞”,使这一独特的体现福清海洋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来源:福清市文体旅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