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宗鹤拳是本地人民群众在与自然、与人的斗争中萌生和发展的,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作用。
它是不可减少的武术拳种,在抗击外部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如今,它具有健身、修身、防身等多种特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了经过千锤百炼凝聚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
宗鹤拳发源于福建省福清市镜洋西边茶山自然村,该村座落于福清的齐云山、永泰的天竺岭、闽侯的虎头山的三座山峰的交会之处,距福州市42公里。纵览自然村的西边峰峦叠翠,万顷丛林,生态环境优越,革命老根据地曾经就设在这块土地上,构成了武术民间文化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致力于福清拳鹤拳的传承和发展,宗鹤拳西边村非遗传习所应运而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段浓缩的福清宗鹤拳历史,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呈现出来。
宗鹤拳的最大特点是“宗。在技击上,它见力生力、见力化力、见力克力、见力弃力,善用震、劈、接、抖、断、挪、克、冲、摔、顾、缩等手法。
2007年,方世培第四代传人方碧莺和第五代传人方长玉、方长灿等人成立福清市宗鹤拳协会。2009年,宗鹤拳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宗鹤拳的第五代传人方长玉、方长灿兄弟被确定为传承人。宗鹤拳在台湾地区有众多弟子,是融台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或个人,既是传承者,也是实践者,更是创造者,他们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