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一都古驿道,细数福清曾经的沧桑
时间:2020-08-26 11:13

  玉融之地,在几千年的历史尘烟中,掩藏着一条条古老的道路,为后人讲述着闽越与中原之间,长达几千年的文明交流史。这些古道藏在不加修饰的绿水山川间,充满着诗意和未曾被人发掘的美景。

  一都镇为福清市境西北部,东连东张镇,北靠闽侯县,西接永泰县,南邻莆田市。下辖1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一都村。古迹有宋状元黄定读书处的协济庙,清建东关寨及黄定的状元厝。

  在一都镇普礼村,有一条约3公里长的古驿道保留得十分完好。路面用方石铺设,宽约2米,即使两个人都是挑担子来往,也容易通过,相当于现代“国道”的标准。这条古驿道从前还是永泰、福清两县的交界地。据《永泰县志》(92版)记载:“永福一都与福清交界。山中有将军垅,垅有忠义局遗址……”说的就是此地。

  这里有太保秘境——太保是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秘境供太保大将军香位,是林公(空斋)谥名,为宋端宗所赐。宋端宗赵昰(1269-1278年)是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1278年在位),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有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杰”。据《永泰县志》(92版)记载,林空斋举进士为县令,解官家居。张士杰立益王于泉州,林空斋率乡人开忠义局,起兵复本县,后兵败不屈而死。

  在横贯一都镇境内的戴云山脉中,有一座太保崎滴水岩摩崖石刻。石刻上的内容竟与福清文史资料上的记载完全相符,上面记录了当年古驿道修建的过程。石刻上的文字分为标题和内容。据初步考证,该摩崖标题:司户黄公颂德之记。它是记述修路的过程。这一片地域,当时处在永阳(永泰)玉融(福清)两邑交界之间。

  这条崎岖的山路,从唐代以来,几经损毁也几经修复,直到明代才把它修成一条真正的省道。这条路修了以后,方便了福清、莆田、福州、永泰四地群众的交往,也列入当时官方的一条驿道。

  有人认为古驿道早已过时,但其实古驿道带给人的感觉并不沉闷,漫步于古驿道之间,从身边略过的都是曾经的沧桑。

来源:福清市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