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的道德滋养,浩荡的文明新风,不断推动福清社会文明进步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福清人自觉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竭动能。
福州首位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的道德典型王锦萍,是城头镇吉钓岛上唯一的女村医。在坚守小岛的30多年间,王锦萍始终践行着“医者仁心”,随叫随到,不计报酬,守护着海岛村民的健康。她那感人至深的事迹,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涵,用助人为乐的博大胸怀和敬业奉献的职业追求,树立了新时代的道德标杆。
中国好人”薛建波是龙田镇上薛村一名乡间流动厨师,至今坚持了20多年的爱心之路。秉承“小善聚大爱”的精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敬老孝老、“日行一善”等活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行走在乡闻的活雷锋”,为社会树立起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薛建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爱心妈妈帮帮团福清义工协会、红心关爱联合会、蓝天救援队……一个又一个为市民所熟知的志愿服务品牌,带动越来越多的福清人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志愿者们活跃奔波在抗疫一线,有的走街串巷,发放防疫资料,讲解防疫知识;有的采购生活用品、防疫用品送给困难群体,以解他们燃眉之急……红马甲,成为疫情期间抗疫防疫的生力军,市民身边温暖的贴心人。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数量突破20万人,发起志愿活动项目20936个,项目总时长达到1535万小时。
道德凝聚力量,文明传播希望。作为重要阵地载体,我市致力于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制定出台了《福清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全市共建成1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4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49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级各部门依托这一阵地资源,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凡人善举产生带动力量,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仅5年来,全市有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3人当选“中国好人",11人当选“福建好人”,18人当选“福州好人”,他们用自己的平凡善举,化作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玉融大地上,不断培育着文明新风,引领文明潮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