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清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08-02-18 10:33

 

关于福清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及

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年2月18在福清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福清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财政预算报告的决议要求,全市财政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7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187430万元,加上省级转移支付9900万元,扣减上解省财政支出1360万元,相应安排财政支出19597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2430万元,总财力13071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相应安排13071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650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相应安排65000万元。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53692万元,增长33.89%。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06254万元,增长10.77%;地方级财政收入2474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2.02%,增长47.07%。剔除基金预算收入,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4234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13%,增长19.75%。全市财政总支出266711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因素,实际支出250296万元,增长40.39%

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360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11.16%,增长27.85%。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30334万元、调入资金673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1451万元,扣减上解省财政支出766万元、调出水利建设基金260万元,总财力177524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58226万元,收支相抵,结转结余19298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因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44282万元,增长25.96%

全市基金预算收入11134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1.3%,增长80.19%。全市基金预算支出108485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因素,实际支出106014万元,增长66.33%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7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54320万元,加上省级转移支付9900万元及镇街净上解收入19510万元,扣减上解省财政支出1360万元,调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260万元,总财力182110万元,相应安排财政支出182110   万元。由于2007年收入形势变化较大,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调整为197000万元,财政支出相应调整为23769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调整为93700万元,总财力为12934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相应调整为12934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103300 万元,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108350万元。

2007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20664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9%,增长48.45%。市本级财政支出246728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因素,实际支出230549万元,增长39.44%

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30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71 %,增长23.12%。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30334万元、调入资金673万元、上年结转结余6515万元、镇街净上解收入20244万元,扣减上解省财政支出766万元、调出水利建设基金260万元,总财力152041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38294万元,收支相抵,结转结余13747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因素,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24586万元,增长21.81%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1113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79%,增长80.19%。市本级基金预算支出108435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因素,实际支出105964万元,增长68.03%

(三)2007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在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加强征管;财政、国土部门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管理,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确保了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33.89%27.85%,收入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不断做大的财政蛋糕,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保障。

2、集中财力支持经济发展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市财政统筹政府性资金10245万元,支持福政、福通、福百等道路建设和清荣、元洪等道路拓宽、景观改造;利用开发行信贷资金15096万元,支持福厦铁路福清段和清盛、中环、西环等道路建设;投入12221万元,重点支持元洪投资区、江阴工业区、出口加工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安排6100万元,用于“两馆一中心”项目建设征地报批等费用;投入350万元,支持西区侨中分校、实小分校前期项目建设;安排32721万元,用于收储闲置厂房、土地,盘活存量资产;调剂本级财政资金14283万元,偿还国债及金融机构借款本息。

??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安排科学技术资金1690万元,增长18.68%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出 232万元,对企业创名牌实行奖励;安排企业出口增量贴息资金864万元,用于奖励出口和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3、统筹协调推进和谐建设

??切实解决就学、就医问题。安排3826万元,落实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等系列政策措施;安排650万元,实行中等职业学校“政府助学金”制度。安排4168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政府补助标准;投入633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落实乡村医生津贴制度。

??切实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继续支持龙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市本级财政投入3892万元,用于畜禽养殖场拆除补偿,以及大北溪桥梁改造、东张镇区截污、城区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投入621万元,支持沿海防护林“五三一”工程和清盛大道绿化工程建设;支持村镇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设立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全市农村环境整治达标奖励。

??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拨付1765万元,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行城镇低保对象副食品价格补助;安排就业各项补助505万元,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4050”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安排3717万元,支持社会优抚、福利、特困户救济等;拨付625万元,落实老区扶建、“五老”人员、市属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和军转干部等专项补贴;全市公共安全支出10707万元,增长15.51%,有力保障政法机关及综治专项经费需要,促进“平安福清”建设。

4、支持“三农”工作全面推进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开展以市为主、多级次相结合的支农资金整合,建立水利、农业产业化等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整合资金6963万元(含上级专款),重点支持39个“双百”村、“六千”水利工程、农村公路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市本级财政安排184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及时拨付资金2369万元,落实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和石油价格补贴政策。同时,认真做好农民补贴网建设信息普查工作,为建立完善政府对农民直接补贴机制奠定了基础。 

??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安排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资金8180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配套1665万元,为基层政府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对省市级财政周转金债权实行分类处理办法,对镇街债权分别按90%70%40%比例下放,减轻乡镇的债务负担;全面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镇村债务清理核实工作,为逐步清理化解镇村债务打下基础。

5、财政改革和监管有序推进

??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调整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完善镇(街)税收增收、财力增长以及财政管理等方面的奖励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将镇级教育支出全部上划市本级负担,减轻镇级支出压力,建立缓解镇街财政困难的长效机制。同时,创新开发区扶持奖励政策,研究制定了元洪投资区、江阴工业区财政收入分成办法,对工业区实行超收分成,发挥工业区对工业经济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财政改革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在市直单位全面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推进,增强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约束力;不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运作制度不断完善,采购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财政监管不断加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建立国有资产数据库,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基础;出台市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评估管理办法,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开展投资评审项目203个,送审金额125289万元,核减资金11312万元,核减率达11.55%;对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资金、救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开展专项检查,纠正部分镇村专项资金滞留和分配发放不规范等问题,对个别单位会计违规行为,责令及时整改纠正到位。

2007年的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认识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税性收入比重偏低;财政供养人数过多,财政支出仍然偏紧;部分镇街财政仍比较困难,基层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将通过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改进逐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指导。

 

二、2008年预算草案

 

2008年,全市财政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为“锻造省会南翼强市、建设海峡西岸名城”提供财力保障。

根据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财政收支平衡原则,2008年全市及市本级主要预算指标编列如下:

全市代编预算:

全市财政总收入400700万元,增长13.29%。其中: 一般预算收入278600万元,增长15%;基金预算收入122100万元,增长9.66%。一般预算收入中,上划中央收入123500万元,增长16.23%;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55100万元,增长14%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55100万元,加上级转移支付11000万元,扣减上解省财政支出1000万元,调出水利建设基金300万元,总财力164800万元,相应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64800万元,增长26.08%

全市基金预算收入122100万元,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122100万元。

市本级预算: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229700万元,增长 11.2%。市本级财政支出266520万元,可比增长46.35%

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600万元,增长12.91%。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转移支付11000万元、镇街净上解收入27120万元,扣减上解省财政支出1000万元和调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300万元,总财力144420万元,相应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44420万元,可比增长23.32%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122100万元,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

122100万元。

为圆满完成全年的预算收支任务,2008年全市财政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持续发展,培植壮大财力

??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政府性基金25000万元,支持龙江南路和苍下火车站周边路网及福政、福和、福百等市政道路建设;安排开发行贷款资金27300万元,支持福厦铁路福清段配套工程及福飞、清展等道路建设;安排4500万元,重点支持融侨、元洪、江阴等三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安排镇级土地收益分成资金5000万元,支持镇街基础设施建设;安排20000万元,主要用于收储闲置土地。同时,安排25000万元,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及国债借款本息。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确保科技投入法定增长,安排科技资金2280万元,增长60%,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安排创名牌奖励经费230万元,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统筹安排4000万元,继续推进龙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完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节能减排降耗,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安排教育支出44200万元,增长11.28%,其中安排5217万元,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课本费、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安排1400万元,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政府助学金”制度;统筹安排2300万元,推进西区侨中分校、实小分校建设。同时,落实文化强市政策措施,安排15000万元,支持“两馆一中心”项目建设;安排200万元,用于南少林遗址等重点文物古迹维修保护。

??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3550万元,增长47.33%,其中安排7640万元,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新增安排400万元,支持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行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安排400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和改造提升工程。同时,安排计生事业费支出1900万元,进一步保障人口与计生工作经费需要,确保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免费婚检等政策落实。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就业补助285万元,推进就业和再就业,重点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及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扶持等;安排1773万元,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安排10000万元,逐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推进“平安福清”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安排公共安全支出14680万元,增长32.25%,切实保障公检法等政法部门经费,支持社会公共安全建设。

(三)注重强农惠农,推进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更加注重多予,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8700万元,比上年增加2156万元,增长32.95%,其中安排6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安排368万元,重点支持“六千”水利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安排800万元,比上年增加410万元,支持推进“双百村”试点建设;统筹安排400万元,重点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体彩公益金中安排300万元,支持村居健身路径建设;安排3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动村居环境建设。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8456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配套1938万元,支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同时,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着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直接债务。

(四)注重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完善综合预算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改进定点协议采购操作办法,加快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切实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探索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模式。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扎实开展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筹集资金,落实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逐步实现与预算编制、财务管理及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机结合。 

(五)注重监督机制,规范财经秩序

??构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加强协调,强化征管,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完善“以票控费、以票促收”征管机制,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加强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财政重点支出的监管,确保惠民、惠农资金的落实到位;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创新,持续提升,积极作为,有效作为,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福清市财政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