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东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当地何姓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是福清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惟独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筑物,与闽西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1981年2月,东关寨被公布为第一批福清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东关寨整体呈长方形状,土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共99间房间,总长76米,宽55米,呈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整个寨外墙包括基座和墙体下半部,一律用花岗岩石块砌就。石墙厚约2米,高度依地势而定,最高达八米。墙体上部为土墙,高约3米。寨四周土墙分别设79个呈外大内小状的瞭望口和射击孔。寨四周石墙之上、土墙之内又设宽2米多的环寨哨廊(又称跑马道),可以用骑马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信息。西、南、北三寨门均以巨石砌框,重阳木门板厚约30厘米,一旦门外火攻势猛,寨中人可借助设在门框上方的出水洞倾水灭火。
寨内共有两进,第一进为双层楼房,背倚寨墙,组成上下均为5开间单元小区,既封闭又与左右前后通连。第二进是东关寨的中心点,除有长辈住房,还是全东关寨举办婚丧庆典的场所,是全寨集中活动的中心。后楼院在二井厅堂后方,建筑为双层楼房,独成院落,楼上后廊与寨墙间设有廊道、瞭望(射击)孔。除正门外,还有南北两侧寨门。寨内尚有泉井1口,终年供水,大旱不竭。东关寨整座建筑,规制严整,主从有序,寨体坚固实用,既便于生活,又便于全寨防火、防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