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围绕“三个环境”,筑巢引凤,推动产港城融合发展
时间:2023-11-03 17:34
要发展就要有人才,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作为作为福州南翼临港产业的重要基地,建设“海上福州”的重要区域,其发展也备受瞩目。江阴港城经济区坚持党建领航,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引进一个人,留住一家人”为目标,以建设“江阴港城共享区”为重点,不断营造引才环境、优化育才环境、提升留才环境,推动产港城融合发展。
在“引”上做文章,让人才有劲头。
一是建立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围绕江阴工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医疗教育、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展,开通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21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双一流”高校本科2人。
二是建立校地合作交流机制。打造港区党工委主导,企业+高校深度融合,今年来,邀请武夷学院、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次来区坤彩科技、中景石化、东南电化、丽珠集团福兴医药4家重点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三是建立用工保障机制。通过架设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供需对接“双向”桥梁,推动实现一系列惠企政策、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组织中景石化、宝利特、友谊集团等6家重点企业参加了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企业拓宽招聘渠道。
在“育”上下功夫,让人才有奔头。
一是在产教融合方面,推进化工产业学院建设。依托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拟在海口校区,开设应用化工和生物制药专业,今年首届招生共213人。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今年,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与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合作建立“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校外实习基地”。
二是在人才培训方面,多次通过实地走访为企业面对面宣讲人才政策,组织80余家企业参加2次福清市人才政策专题宣讲,组织新福兴玻璃等8家企业参加福清“大国工匠”培训,组织50余名企业人才工作者参加2次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园区人才工作者50余人参加由福清市委人才办牵头举办的“1+1+N”人才政策体系江阴港城专场宣讲会。
三是在研学拓展方面。在暑期研学方面,园区以福清市开设“扬帆好年华 圆梦最福清”系列研学活动之“化工产业”研学专线为契机,组织30余名“双一流”高校化工等相关专业学子,走进江阴港城经济区,感受化工产业新气象,赋能产业发展新活力。组织开展人才疗养、职业技能交流、人才沙龙、文体娱乐等活动,依托人才资源服务中心、人才驿站等平台,建立健全人才专窗专线服务,满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在“留”上见实效,让人才有干头。
一是解决住的问题。针对产业技术人才,园区在新厝、江阴建设约8800套产业公寓,目前一、二期预计年底投用;针对高层次人才,在中心城区配置一期327亩龙头企业人才住房用地,目前万华、坤彩、中景等龙头企业住房用地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解决行的问题。完善路网体系及公交线网,构建“两区四镇一农场”的30分钟生活圈。目前开通5条公交线路,将园区与周边乡镇、福清汽车站和动车站、长乐国际机场相连。
三是解决生活配套问题。在江阴生活配套区规划建设体育馆、商业综合体、医院等,以优质服务让人才安得了心、扎得下根。
四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幼儿园到中学各个阶段均引进了福清名校,共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目前,新厝实验幼儿园已建成投用、福清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及福清一中江阴港城校区已于今年9月开班招生。在开学季之前,园区及时做好企业职工子女就学宣传、申报和协调工作,顺利完成就学各项工作。目前,新厝实验幼儿园、福清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福清一中江阴港城校区均有30多名企业职工子女领取到录取通知书,帮助企业解决子女就学后顾之忧。
来源: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