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福清市积极引好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保护和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支持当地企业复工复产达产。
(一)融资速度“快”。一是市金融办联合人行、银保监组等相关部门,下沉走访企业,对企业上报的融资申请及时梳理,采取政银企“点对点”接洽的方式,精准高效对接。二是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开工投产架桥铺路。如我市爹地宝贝公司作为福州市首个口罩生产厂家量化生产急需资金时,福清市金融办主动对接福清海峡银行、兴业银行,实现首批3000万元贷款24小时到账;星源农牧急需2000万周转资金,福清市金融办与农发行沟通后,农发行采取容缺审批,2天内资金到账。
(二)融资成本“低”。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督促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加强金融服务输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2020年11月末,福清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67亿元,比年初增长37.01%;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92%,比年初下降92bp。
(三)融资渠道“宽”。一是先后发布了《福清市金融惠企政策汇编》1.0和2.0版本,通过微信推送、镇(街)分发等多渠道向在融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减少了企业为获得贷款而向各家银行广撒网的中间环节。二是举办“双百双千”增产增效大型惠企政策宣讲活动,为324家重点企业打造“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现场推动15家银行为15家企业提供授信80.34亿元。此项举措被刊登在省刊物《今日要讯》(第94期)进行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