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住建局关于2023年度福清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总结的报告
日期:2024-01-16 10:51浏览量:0
来源:福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各有关部门: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会同福清生态环境局牵头属地街道分别于2023年7月、8月对福清市建成区开展了两轮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目前福清市建成区范围内,无黑臭水体,同时排查结果已在福清市政府网站公示。现将2023年度福清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已整治黑臭水体情况
1.天宝陂流域、关溪流域
2016年,我市上报的黑臭水体为关溪流域和天宝陂流域,当时调查仅部分时段出现劣V类水质,也未出现黑臭,上述两个流域的整治项目已于2018年底基本完成。
2.东门河
结合水体排查情况,2022年我市向上申报东门河末端水体为黑臭水体。东门河末端黑臭水体位于东门河末端(一拂街至瑞云排涝站段)。东门河原为有盖板封闭的箱涵,在东门河水系整治工程及福清东百利桥古街项目施工期间,将东门河末端部分原有盖板破除后发现黑臭现象。经检测确定该段水体为轻度黑臭,造成黑臭的指标主要为氨氮、透明度,黑臭段长度0.692km。
2021年2月,福清市城投集团作为业主负责推进东门河水系整治工程建设工作,由福建建工集团按EPC+0模式中标承建东门河地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于2022年12月底开始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类四类标准,有效解决了东门河黑臭问题。
2023年9月5日凌晨受11号台风“海葵”带来的强降雨影响,龙江河道水位暴涨,河水倒灌,城区洪涝,最高淹没高度达9.7米,远超东门河10年一遇标准6.36米。受此影响,东门河地下污水处理站一层半数及负一至负二层全部淹没,涉及配电室高低柜及地下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设施全部损坏,污水处理站灾毁停用。
为防止修复期间东门河出现黑臭现象,我市制定了污水管网调配、厂区调配以及应急备选等方案,将原东门河污水处理站处理的水全部调配至融元污水厂处理。因处理站无法运行,无中水回补内河,修复期间(试运行前)东门河(一拂街-瑞云排涝站段)处于干塘状态。
目前,东门河污水处理站已基本完成灾毁修复,正在通水调试。
二、解决2023年1月住建部在福建省卫星影像图发现的四处疑似黑臭水体问题
为解决2023年1月住建部在福建省卫星影像图发现的四处疑似黑臭水体问题,我局会同福清生态环境局及属地街道等单位现场踏勘并提出整治方案上报市政府。根据市政府文件告知单(FQGZ2023B0049MS)指示精神,由我局负责会同效能办、生态局、水利局,牵头督促疑似黑臭水体具体整改工作落实成效。四条水体目前情况如下:
1.龙山街道喜盈门东侧地块坑塘积水已排干;
2.宏路街道何厝溪上游无水源补水,河道基本处于干塘状态;
3.太城溪(北福政-福耀桥)水质情况良好;
4.玉峰村排洪沟,龙山街道已开展上游玉塘村截污以及部分入河排口的截污工作,城投集团已开展水系周边市政排水管道修复工作。下一步水投集团将加快实施龙江中下游(南门闸至滨海大通道)综合治理工程-河道重塑工程及水闸建设,恢复河道流动性。
三、省住建厅委托第三方在福清市建成区巡查黑臭水体发现问题推进情况
2023年11月7-8日省厅委托第三方对我市城区范围内水体进行抽查,共发现19处问题断面,我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制定立整立改方案,经过近期整改,取得一定成效,结合2023年12月20日我局委托第三方取样复测结果,目前处于干塘状态有5处(分别为关溪支流2、关溪支流3、后坂溪、南宅溪、大北路段低干渠),水质抽查合格的有10处,尚余4处水质仍存在问题,具体为:芳亭渠(目前已完成周边环境整治及渠道清淤,正在开展上游村庄污水截污)、关溪支流1(已完成河道环境清淤整治,前期已完成河道排口上游截污,取得一定成效,但氨氮仍稍微超标,目前正在进一步溯源排查)、6号马山营段低干渠(已完成周边环境整治及渠底硬化,目前尚余岸边原截污排口正在进行改造)、石井段低干渠(目前已基本完成沿线截污,正在开展渠底硬化)。
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渠底清淤重塑、沿线截污、生态补水等措施,进一步解决2023年省住建厅巡查发现的19处风险点位的水质问题。
特此报告
福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