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促销陷阱
日期:2020-12-31 15:00浏览量:0
来源:福清市
2021年元旦假期即将来临,市场上各种商业促销活动不断,或打折扣或搞返券,花样百出,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根据以往节日投诉情况分析,节假日促销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实惠,但也不排除少数经营者利用节庆消费心态设置消费陷阱,误导消费者。为此,福清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元旦假期消费谨防促销陷阱。
一是要冷静面对打折促销。面对打折促销的商品,要保持理智,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警惕商品的价格,防止实价虚标,或者明降暗升。有的商家会在节假日期间抬高商品标价,然后打五折甚至一折,消费者以为得到实惠,其实价格并不比平常低。少数无良商家会利用节假日期间特价优惠,超低价处理积压商品或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又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二是要避免被“返券”套牢。一些商家采取消费额度限制的方法,要求消费者在使用返券等购物时要有比例的使用现金和返券等,这种比例都是对消费者不利的,使消费者陷入循环购物的圈套,不能自拔,一步一步套空了消费者的腰包。要正确认识返券类促销活动,避免落入经营者设下的循环消费圈套。
三是要对霸王条款说“不”。 一些商家在推出节日打折促销的同时,经常利用消费者不了解相关法规,打出“特价商品,概不退换”、“物品丢失,概不负责”、“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等店堂告示或声明,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环节上,增加了不公平交易条件或不合理的规定。事实上,经营者无论以多低的价格出售商品,都不能推卸对售出商品的“三包”责任,也不能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更不能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规定的经营者应尽的义务。故消费者在遇到商家出示这些不平等规定时,要理直气壮地拒绝。
四是要理性消费杜绝冲动。节日期间更要理性消费,面对商家预付卡充值活动,消费者最好提高警惕。近几年预付费式消费在各行各业中悄然兴起,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出现。日常消费投诉显示,由于商家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和预付式消费本身存在的风险,导致某些预付式消费陷阱多多,问题频发。在预付式消费中,商家往往以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单面宣传诱使消费者办卡,待消费者持卡消费时却设置层层障碍,变着花样加收各种费用,使消费者大呼上当,后悔不已;有的商家变更经营者或者迁址、歇业、停业等不提前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无法继续使用预付费卡而造成损失;有的商家在预付费卡遗失后不予免费补卡甚至不予补卡,有的商家对于消费者的预付消费卡剩余金额不予退还,导致消费者的损失无法挽回。
五是要索取并保管好购物凭证。大批量购买物品时,在付款时,要注意核对一下所购物品数量与付款单是否相符;付款价格与经营者标明的价格是否相符。要提高维权意识,购物后要主动索取购物凭证,经营者有额外承诺的要索取书面承诺,或写入合同。若假日促销活动有赠品的,应及时向商家索要赠品的保修单据,一旦赠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假冒伪劣情况,消费者不要忍气吞声,应持凭据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