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整治工作简介
时间:2008-02-28 22:15

    龙江是福清人民的“母亲河”,由于污染严重,成为福建省十二条主要水系中水质最差的内河。1999年,龙江治理被列为市人大1号议案,整治工作由此揭开序幕, 2006年3月以来我市,全面启动了龙江综合整治工程,在全省首次开创 “治污、治洪、治乱”三治并举整治内河的新模式。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相关部门镇街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龙江治理工作现已初见成效。 

    近两年来,我市投入约2亿元,治污方面,新建污水干支管37.8公里,彻底拆除了龙江中上游510家畜禽养殖场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对454家工业企业实施全天候监管,其中环保整改近百家;治洪方面,清理淤泥37.7万方,衬砌驳岸2505米,建成旱闸2座、排涝站3座,改造阻漆桥梁4座;水源保护方面,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基本取缔,城区自来水实行了防污染加压改造,环东张截污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保证了市民饮水安全。 

    与整治前相比较,两年来的整治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龙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7年龙江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由2004年的22.2%提高到66.7%,黑臭问题基本解决;二是龙江水患得到有效遏制,经过河道清淤、拓宽及桥梁改造,今年我市遭遇多次强风暴雨,沿江两岸都没有出现严重涝情。三是城市中心区水景观初现端倪,南门湖和大北溪中下游通过驳岸衬砌和生态补水,营造出亲水的宜居环境,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来源:龙江办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