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起《福州日报》头版推出“高质量发展的福清答卷”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四篇《福清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守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报道福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龙江河畔、江阴湾畔,青山环绕,碧波荡漾……近年来,福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构建起一座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现代化海滨山水城市,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8月,福清市东张水库库区上千亩流转农田陆续迎来首个收获期。库区试验田不施肥不打药,为的正是精心保护好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生态种植水稻能够消耗掉原本库周农田土壤中过量的肥料,减少污染源,保证水库水质,也守护住石竹山的美景。”负责管理这片稻田的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泽胜说。
的确,行走在石竹山巡湖步道,库区试验田稻浪滚滚,白鹭不时轻点在碧绿的湖面上,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在福清,生态治理带来的风景还有不少。
随着江畔玉融船奇2号游船平台建成,每当夜晚,华灯初上,游客或坐于画舫船内,或凭栏远眺,将龙江夜景尽收眼底。一路上,画舫船途经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天宝陂、茶亭西涧寺、九亩底广场、江滨公园等景点,美轮美奂。
通过实施河道重塑、生态修复、排涝闸站及滞洪湖、路堤结合、智慧水利等,“母亲河”龙江得到全流域治理,水质明显改善,太城溪、虎溪、关溪等3年来均为Ⅲ类或以上。眼下,全力推动的是“龙江之心”“城市之肺”猪姆湾湿地公园建设。该项目对标一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标准,锚定打造市民休憩、游客旅游网红打卡点的目标,建成后将成为福清重要的城市景观带,对构筑城市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整治修复双管齐下,营造“碧海银滩”发展环境,加强海陆污染同防同治、丰富海洋生态修复模式、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沙埔镇1200亩红树林随风摇曳,东壁岛、吉钓岛推出一批渔旅融合精品项目,环福清湾旅游高歌猛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