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主题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的认证。尽管我国已经消除疟疾,但全球疟疾流行依然严重,八十余个国家仍有疟疾流行,年发病人数超2亿,死亡人数超60万,境外输入性疟疾引起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因此,全社会仍需继续努力,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疟疾是什么?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疟疾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为威胁健康的世界三大传染病。
(1)病原体: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2)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常有乏力、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发热,一般持续2-3天;随后转为典型周期性发作,如寒战、高热、大汗淋漓等,每天或隔日或隔两日发作一次,多次发作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致人死亡。
(3)传播方式:疟疾通过按蚊叮咬或者输血传播。
(4)治疗: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485-2016)给予足量规范的抗疟治疗。
(5)预防: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按蚊叮咬、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我省有疟疾病例吗?
福建省自2006年起已连续16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2019年我省通过了国家消除疟疾考核,取得了消除疟疾的伟大胜利。近年来诊治的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疟疾,输入来源地主要为尼日利亚、安哥拉、刚果金、缅甸、柬埔寨等国家。
我省已多年无本地疟疾病例,为什么还要关注疟疾?
第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危及生命。
第二:防止输入再传播。尽管我省已经消除疟疾,但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经商、务工、旅游的人员众多,每年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境外输入疟疾引起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防止输入再传播,首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消除传染源。
全球哪些地区有疟疾流行?
在全球,疟疾广泛流行于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2020年世界疟疾报告表明:全球疟疾流行依然严重,八十余个国家有疟疾流行,年发病人数超2亿,死亡人数超60万,其中非洲地区占全球疟疾病例总数的95%(2.28亿/2.41亿)和疟疾死亡人数的96%(60.2万/62.7万),疟疾死亡病例数前4位国家依次为:尼日利亚(31.9%)、刚果国(13.2%)、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4.1%)和莫桑比克(3.8%)。有疟疾流行的国家如下:
非洲地区: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莫桑比克、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安哥拉、马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喀麦隆、加纳、贝宁、卢旺达,马拉维、布隆迪、几内亚、乍得、南苏丹、肯尼亚、赞比亚、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多哥、利比里亚、中非共和国、刚果、塞内加尔、津巴布韦、加蓬、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毛利塔尼亚、几内亚比绍 、冈比亚、科摩罗、纳米比亚、南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博茨瓦纳、斯威士兰、佛得角
东南亚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国,泰国,朝鲜民主共和国、尼泊尔,不丹,东帝汶
东地中海地区:苏丹、也门、索马里、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布提、沙特阿拉伯、伊朗
西太平洋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柬埔寨、菲律宾、老挝、越南、瓦努阿图、韩国、马来西亚
美洲地区: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圭亚那、尼加拉瓜、海地、玻利维亚、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巴拿马、墨西哥、洪都拉斯、法属圭亚那、哥斯达黎加、苏里南、伯利兹
前往疟疾流行区需要注意什么?
①出国前了解当地疟疾流行情况。②防止蚊虫叮咬。居住场所周边清除杂草、填埋水坑和低洼地;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在野外要穿长袖长裤,必要时涂抹驱避剂;室内喷洒杀虫剂或者点蚊香进行灭蚊驱蚊,降低蚊虫密度。③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的疟疾治疗药物。④出现发热、发冷、出汗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⑤确诊疟疾后,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复发和耐药。
怀疑自己感染了疟疾怎么办?
在疟区得了疟疾切莫恐慌,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治疗;从疟疾流行区回国后,应主动与当地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咨询疟疾相关知识和政策,掌握当地疟疾防治资源现状,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身体不适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疟疾,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或者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疟疾流行区旅行史和服药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防止疟疾继发本地传播,减少重症疟疾的发生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