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战场”,后方有保障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隐于幕后、默默奉献
以实际行动为一线抗疫人员
提供最坚实的后盾保障
后勤保障
温暖护航战“疫”路
疫情发生以来,许志达作为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履职尽责,扎实做好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疫点消杀及热线咨询等工作,为福清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福清疾控的“大家长”,他不仅是“领头雁”“主心骨”,还是大家的“暖心人”。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 17名业务娴熟的流调队员连夜支援福州其他县(区)抗疫工作,因事发突然,个别队员衣物及办公用品未带齐全,许志达立即安排后勤人员准备办公用品,联系支援队员家属准备衣物。同时,担心支援队员吃不好饭,他特别安排采购一批食品及水果,及时送达队员们的驻地。许志达说:“中心派出的精锐力量支援福州主城区是光荣的任务,同志们冲在前面,后勤保障工作必须跟上。福清支援人员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不给兄弟区添麻烦。”
用贴心换真心,用决心振奋人心。组织带来的慰问品和办公用品让离开福清的疾控人依旧感受到来自单位的关怀。因为闭环管理,送物资的同志和支援队员们没有直接接触,只能远远地彼此凝望。默契和关心尽在不言中。队员们接收物资时喜笑颜开,打开各自的包裹取出家人整好的外套,心里暖融融的。
支援人员收到物资
来自福清的后勤保障物资,朴素又实用,让忙得连轴转的支援人员疲劳时能松口气、解解渴、垫垫肚子,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投入到这场疫情歼灭战中。
时时待命
保证核检需求
非常时刻,非常使命。疫情防控期间,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后勤保障党员先锋队,该小队由1名70后老党员陈祖凰及3名90后党员干部张默超、王浩及陈莙毅组成,主要负责给福清市各个镇街医疗机构发放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和疾控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
24小时待命,只为确保区域核酸检测顺利进行,凌晨两、三点接到突发紧急任务,是常有的事。有时,接到物资需求电话正值饭点,他们顾不上吃饭,迅速到达储备仓库。在确认物资数量后,即刻组调配、运输、发放等工作。自10月22日福州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勤组累计发放20混1采样管69万管,10混1采样管7万管,可满足1387万人次的核酸采样需求。他们用奉献与担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后勤供给线。

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干事陈莙毅说道:“疫情当前,同事们在抗疫一线逆行奋战,我们也要做到后勤不靠后,保障冲在前,坚决不能拖后腿。”每次有新到防疫物资时,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管是负责流调、采样,还是检验、消杀的人员,只要他们手头上有空,都会赶到仓库,参与到物资卸货、搬运的过程中。
栉风沐雨
提供硬核保障
后勤保障工作,琐屑且杂乱,却是防疫的关键一环。后勤保障小组全员早晚奔忙、不辞辛苦,既当“守库人”,又做“搬运工”。一箱物资装有600根混采管,重达几十斤,一批次170多箱,一天三次入库最少要接收搬运500余箱物资,对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
在物资搬运过程中,不管是手腕扭伤、还是眼角被扎带划伤,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做最硬核的保障兵。
“11月1日,我和陈莙毅一同到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储备库补充库存以备不时之需。在盘点库存过程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发现莙毅一手捂着眼睛,一手支撑倾倒的物资。我走过去后看到莙毅的眼镜已经被打飞了几米远,右眼也被包箱带崩出一道巨大的血痕几乎擦着眼球过去。”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干事张默超回忆道。
“人没事吧?”面对张默超的询问,陈莙毅第一时间关心的却是物资“东西没事吧?”。
正是他们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使得防疫物资保障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保驾护航。
丝丝入微
筑牢战疫防线
疫情在前,使命在肩。后勤保障组成员之一、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师王浩、在忙完各项实验任务工作后,还兼顾着后勤物资组的工作。他表示,由于有些防疫物资的购买、接收、分发会涉及一些专业的知识,例如一次性病毒采样管、防护服等是否合格、是否满足需求等等,他则要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检验科多年工作经验,助力后勤保障小组各项物资的储备更加精准、科学、高效。
“相比逻辑紧密、错综复杂的疫情防控体系,我们后勤保障只是其中的一个齿轮,推动防疫工作的正常运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让我们无管可搬。”王浩说。
他们以敬业之心、守护之志,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他们是一线工作者最温暖的慰藉,也是最坚实的后盾。
“疫”线有你,身后有我
像他们一样的后勤工作者还有许多
只有后勤保障有力
一线防控才能到位
为他们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