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卫健风采:福清市妇幼保健院援藏队员王殿波所在医疗队荣获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集体二等功
时间:2023-01-12 10:21

   

  西藏 

  在许多人眼里 

  是遥远的梦想 

  是神界的雪域圣地 

  也是每位旅人的终极梦想 

  更是每位医生的行医梦想 

  在这里,他们肩负重任 

  用专业,将天使大爱带到祖国的边陲 

  近日,为表彰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做出的贡献,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给予我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记集体二等功奖励的决定,卫健系统共有39人入选。 

  其中 

  福清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王殿波 

  就是其中一位 

  ↓↓↓ 

 

  / 王殿波 / 

  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科教科科长 

  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2019年—2021年参加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新生儿分会第一届委员。 

  专业擅长: 

  小儿肺炎、腹泻、小儿哮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等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抢救处理。 

 

  2019年7月,王殿波积极响应号召,自愿加入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医疗队赴西藏昌都市妇幼保健院对口帮扶,开启了他长达一年半的援藏生涯。 

  在昌都市 

  王殿波以精湛的医术 

  高尚的医德 

  以及一颗热爱公益的心 

  诠释了大爱无疆 

  怀揣“医者仁心” 踏上援藏之路 

 

 

  “希望通过援藏医生们的努力,为藏族百姓解决缺医短药的困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为汉藏民族的世代团结贡献一份力量。”怀揣着这样的期望,2019年7月15日下午,王殿波和福建省选派的多名援藏工作人员一同远赴西藏,开始了援藏征程。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此行的目的地是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北部的“茶马古道”要地昌都,也被称为西藏的“东大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进藏之初,王殿波出现了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高危型高血压最高时达到180/120mmHg,心率上升到120次/分,血氧饱和度持续在90%以下,严重时在80%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连吃饭、睡觉的普通生理需求都成了体力活。面对严重的生理心理不适应,他未作休息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 

  精准“帮带扶”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援藏期间,王殿波兢兢业业,主动发挥专业特长,守一方健康。由于昌都市妇幼保健院还在建设阶段,王殿波及团队成员在不断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看诊和为当地群众体检的同时,还经常下乡进行义诊和回访。援藏期间,他服从组织安排,严于律己,认真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积极投入到该院的医疗工作中,被任命为昌都妇幼儿保科主任,主持儿童保健及疾病诊治的各项工作。 

  除了为藏区的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外,王殿波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把技术留下,给当地医疗“输血”的同时,让他们自己产生极强的“造血”能力,更好地去服务每一位患者。以王殿波为代表的援藏工作队为藏区医院带去了福建捐赠的多台进口医疗设备,以提升当地医疗救治水平,还悉心教授当地医生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使用方法,造福当地百姓群众,达到了“救治一例患者、帮教一个团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效果。 

  义诊帮扶两不误 深刻诠释医者仁心” 

  在昌都工作期间,王殿波经常下乡义诊和走访,每一次都要翻山越岭,甚至攀爬悬崖,单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天。但这些并没有让王殿波退怯,他认为这是意志的磨炼和心灵的净化。 

  在援藏期间,王殿波与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专家合作在北京为两位被大骨节病折磨多年的藏民免费进行了关节手术。术后,他还携带慰问品分别看望了两位患者。 

  不仅如此,王殿波还参与贫困孤儿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认领了一名藏族孤儿,在物质、生活、学习上给予其帮助,帮孩子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王殿波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援藏医生的责任担当和医者仁心地大爱无疆,诠释了“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担当作为、奉献雪域高原”的援藏精神。王殿波说,生活就是在“取”与“舍”之间抉择。援藏期间虽然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不能与妻儿团聚,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但是他在援藏工作中收获了很多,这将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来源:健康大福清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