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福清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福清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聚力“三争三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山水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预计数,增长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335亿元,比增4.6%;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5.7%;社零总额预计完成426亿元,比增8.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同比增长19.9%;“项目攻坚增效年”综合考评预计排名福州市第1,三季度“省正向激励”全省第1。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经济大盘切实稳住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内需和外需相结合,增强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切实稳住经济大盘。
1.筑牢重点项目建设主阵地。加强项目建设数字化管理,实施“红黄蓝”项目预警机制,315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13.79亿元。旭川化学、福鑫轮毂等142个项目开工建设,友谊特种胶带、湃视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园等85个项目部分竣工。强化年底百日攻坚增效。一鼓作气推动百日攻坚行动,11个总投资218亿元项目实现落地;17个总投资315亿元项目实现开工;8个总投资77亿元项目实现竣工(或部分竣工);38项在建提速项目,攻坚期间投资20.78亿元。
2.稳住外贸外资夯实基本盘。一是挖掘外贸新增长点。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市场。福保供应链、艾尔姆、万华化学扩大出口业务,预计全年可新增出口额超30亿元。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今年参会企业共有20多家。二是做好招商促资工作。用好用足稳外资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调动企业到资的意愿和积极性,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7亿美元。
3.激发线上线下消费强化发展动能。一是开展“零售业纳统攻坚年”和“消费促进专项年”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现代商贸服务业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龙高商贸新城、汽车走廊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破解内需难点。抓住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契机,建好利桥古街、东部新城、镇街特色商业街等平台,培育重点商圈、跨境电商、保税仓储、大宗贸易、乡村露营、海水温泉等业态。开展“惠聚融城·福兔迎春”“惠聚融城·畅享福品”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举办清昌万达年货节、福清首届啤酒节、汽车嘉年华促消费等活动,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消费市场繁荣。
(二)创新驱动持续增强
4.凸显创新驱动增强动力。保持规上企业R&D经费高投入趋势,2022年达到48.14亿元(错年值),连续多年保持福州第一。深入园区企业发掘科技创新主体,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8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45家。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10人。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厦大科技园、三创中心产业园等等20个创新平台,围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服务需求,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5.推动“四大经济”同步发展。实施冠捷数字化生产线等180个技改项目,总投1200亿元,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新增福融新材、新福兴玻璃科技等6家企业的数字化项目入选福建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深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海洋牧场等45个总投资731亿元的“海上福州”项目建设。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和绿色设计产品示范单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释放消费潜力。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55.12万人次,旅游收入67.52亿元。
(三)三次产业提升发展
6.力促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实现保质增量。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责任,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种植任务(28.61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11万吨。二是着力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共有32家企业83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福清尖椒”、“岚湖山石竹白眉茶叶”“鑫悦鑫盛牌猪肉”、“健身牌坛紫菜”等福清特色农业形成品牌效益。三是优化牧渔布局。预计2023年远洋捕捞水产品产量增加8万吨。
7.夯实工业经济链条。一是有效稳住规上工业基本盘。持续服务保障龙头企业,全年预计完成工业固投259亿元,比增10.7%。二是切实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全年新增创新型企业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小巨人”企业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0%。
8.推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一是继续围绕港口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推动龙头企业开展主辅分离并纳统,协调推进京东方、万达尽快落地成立贸易公司,力争全年新增主辅分离企业7家以上,主辅分离贡献批发销售额100亿元以上。三是与榕城海关福清办事处、龙高商贸新城指挥部、新利达供应链有限公司协同研究推进“CW跨境新零售项目”,积极探索在龙高商贸新城开展跨境商品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急速配送的跨境电商新模式。
(四)改革开放深化扩大
深化“海丝”核心区门户建设,凸显自贸试验区、“两国双园”载体功能,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
9.自贸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入。一是口岸软环境不断优化。江阴港新增4条内贸航线,总航线达61条(内贸航线34条、外贸航线27条),其中“丝路海运”航线8条、海丝航线8条、RCEP航线8条。二是创新政策持续推出。充分利用自贸区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项目开竣工跟踪服务管理系统”列为全国首创,“户政便侨‘一码六办’”服务措施、“跨境电商货物快速智能转关模式”、“进境拼箱货物监管新模式”等3项被复制拓展。
10.“两国双园”建设扎实推进。一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御冠二期、恒源盛食品等24项总投资287.76亿元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按照“产城融合、以产为主”建设理念,梳理生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类项目143个、总投资648.27亿元。二是深层次拓展贸易投资合作。今年以来,各级领导多次率团出访印尼,举办多场经贸合作推介会,推动签署“两国双园”建设相关项目19个、总投资421亿元,并与印尼三林集团达成互引100个项目的“双百项目”合作意向。联合海外融籍社团,在东盟国家搭建合作贸易平台,推动生成涉及印尼鱼糜、海产品、青椰、烧碱等行业的24个贸易项目。
11.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围绕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全流程管理、台账式跟踪、专班式服务制度,先后协调解决福融新、福耀、福智科技等项目建设用水、用电、道路等重难点问题650条。二是借助“园区枫桥”机制,实现劳动纠纷预、调、裁、诉等职能,2023年各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共化解相关园区劳动争议57件,有效保障园区安定稳定。三是在元洪功能区探索“一栋楼办公”模式,推动海关、海事、边检等单位入驻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便利。
(五)城乡建设加快推进
12.着力打造海滨山水城市。坚持站位省会福州副中心城市,强化规划引领。扎实推进福州城区轨道交通S1线向福清布局延伸,福州至福清“双福”高速即将动建。完成东部新城片区、高铁片区、清荣北片区、水南片区、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大坝溪东侧片区、江阴镇区北部新区等35个控规批复,福清市温泉产业策划、福清市温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启动清荣北核心区、高铁片区、清荣北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13.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完成83个村庄规划编制批复工作,建设美丽庭院279户、美丽微景观109处、美丽小公园25个、美丽田园4个。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加快推动一村一品示范村培育,现已培育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3个,福州市级9个。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南岭镇入选2023年春季精品休闲旅游线路,阿奇农场、三华农场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14.推动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全年生成城市品质提升项目71项,年度投资148.1亿,持续推动东门花园等35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清繁大道东延伸线、龙江南路东向延伸线等外延线建设;推动中心城区、洪宽片区、宏路片区、清荣北片区及福厦大道(北福政至创业大道段)道路提升改造;推动大北溪流域综合整治及福清市龙江中下游(南门闸至滨海大通道)综合治理。扩宽对外通道方面,继续推动国道G228线(福清滨海大通道)二期建设。城市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得到缓解,全年完成路外停车泊位项目建设6个,增加车位589个;持续拓展城市园林绿化空间,全年共完成73个园林绿化项目建设,预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38%,绿地率达43.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6平方米。
15.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开展龙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东张水库水质提升工程、东门河污水处理厂建设、江阴工业区污水明管化改造,其中石门村排口截污工程已完成工程量90%,太城溪镜洋一期干管修复工程已完成工程量40%,完成大北溪干管上岸工程重点推动东张水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前洋溪河道生态修复、东林溪入库口人工湿地建设等水生态保护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今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6万亩,我市水土保持率93.42%。配合省生态厅对原排查的649个入海排污口的类型、评价标准等进行重新核定,印发了《福清市2023年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纳入省重点监管的367个排口的整治工作,并持续对排口进行水质监测。
(六)民生福祉更有保障
16.优化服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一是多渠道、多领域开发和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持续开展“春风行动”“人社局长进校园”等各类专项活动。累计举办线下招聘会14场,入场企业1088家次,达成就业意向6035多人次,线上为400家单位发布7460个岗位。为来融留融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万元生活补贴1220万元。二是技能培训增添就业创业动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450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44万元。聚焦无人机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中式烹饪(闽菜)等新兴行业和特色产业培训,开展培训58批次2406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见证补贴1136人次14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1058人次149万元;发放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互联网+)补贴3676人290万元。
17.兜底保障推动养老事业提升。一是推进长者食堂建设。完成28个长者食堂年度建设。二是提升农村幸福院质量。完成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25家。三是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县级公办特困供养机构福利中心二期项目启动建设;龙田镇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消防改造工程年底前可完成改造;一都镇敬老院翻建项目已完成施工招标及土地审批工作。
18.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水平。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福清二中第二校区、城关小学第二校区等20个学校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万个。二是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善制度机制,做优校内教育,全面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约16万人,参与率约88%,参与教师9500多人,学生与家长对校内减负提质满意度均达95%以上。三是教育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福清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中考成绩稳居福州前列,福清市普高第一条投档线728分属福州各县市区中最高,中考优秀率和综合比率位居各县市前茅,初中教育连续五年获评福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效益优胜奖”。
19.加大创新全面提升医疗水平。一是医改模式不断创新。推行“1+5+X”发展模式,即1个中心+5个分中心+X个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全市867个基层医疗机构,形成“15分钟就医诊疗圈”;二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开展“互联网+”医疗便民惠民活动,完善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三是组建智慧共享中药房。建成以福清市中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医疗机构为网点的智慧共享中药房,为全市医疗机构提供中药饮片采购、审方、调配、代煎、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形成覆盖全市的“智能、共享、便捷”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
总体上看,疫情之后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揽子政策和拉动措施有效落地,2023年我市经济社会形势整体稳步向好,部分指标名列福州市前茅。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主要表现为:外向加工型企业面临订单下滑,八大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制约加剧,投资增长后劲乏力,民生短板需进一步补齐等。为此,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在新的一年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和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福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福清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新时代最福清建设,奋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按照以上总体要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出口总额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在节能减排方面,完成福州市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完成预期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建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
1.推动对外开放走深走实。一是持续推动自贸区制度创新。深入推进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福清区块建设,深化政策落实,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探索更多全国首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并争取推广到其他园区。二是强化江阴港区建设运营。优化东部码头布局,探索“一园多区”模式,加快推动审批及前期工作。同时,牢牢抓住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这一契机,引进航运龙头企业,拓展并织密贸航线;探索中欧、中老班列新通道,强化与欧亚、东盟地区的陆路贸易通道,进一步做大海铁联运,助力港口航运和外贸经济稳步增长。
2.做强“两国双园”平台。一是加强合作交流。加快设立中印尼发展促进会和产业联盟,加强两国工商界、智库、商(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与印尼资本互动,深化与印尼大集团大企业的合作。二是开展共同招商。与印尼民丹工业园、巴塘工业园、阿维尔那工业园等共同招商,持续举办中印尼经贸博览会、中印尼“两国双园”全球招商推介大会等。三是产业人才交流。推动建设中印尼开放合作人才特区,建设技术人才合作基地。推动外籍人才签证便利化,探索完善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便利和紧缺人才职业清单制度。
3.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施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主体总量规模,力争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230家;二是政策资金撬动研发投入,助力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创新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培育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深化“双创”平台培育,鼓励开放式、低成本、便利式的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鼓励企业参与“揭榜挂帅”,支持政产学研对接和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成果应用水平。四是依托融侨区、互联网产业园(一期),以及正在建设的厦门大学科技园(福清)科技创新中心、互联网产业园(二期)等园区,服务数字经济企业,逐步完善我市数字经济企业名录库,培育标杆企业。
4.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为企服务。继续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跟踪服务企业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企业对接服务,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用电、用热、用气等情况进行统筹调控,精准调度,保障企业稳定生产,推动企业效益逐步提升。二是推动通关便利化。推动标准互认、检验检疫互认机制,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推动“靠前”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打通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完善跨部门多层级的协调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政务服务。
(二)延链补链扩需,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5.延链补链强健制造根基。一是增强龙头拉动,提升产业质效。优化万华、京东方、福耀等龙头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企业增产增效,力争龙头企业总量提升,从而拉动产业链下游企业共同成长;推进企业上市“鲲鹏计划”,加大奋安、福融新、中融科技、光阳等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延链补链,壮大产业根基。统筹做好征迁新增地块、存量“腾笼换鸟”地块的招商工作。围绕化工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加快推动万华东区、天辰二期、长远锂科等百亿级项目签约落地一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国家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友谊四期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三是加强产业协同,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全面理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推动各项目在物料互供、产能配置、生产时序等方面加强协同,重点协调解决产业链氯平衡等问题,助推万华MDI、TDI、PVC及正太二氧化钛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6.扩大内需增强经济韧性。一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进一步推动龙高商贸新城、海峡数字科技产业园和元洪预制菜产业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二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在全福清范围内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依托利桥古街、双万达商圈等载体,结合传统消费旺季和重点节假日开展促消费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线下促消让利融合促消方式,激发消费者参与消费热情,进一步提升消费热度,释放消费潜力,带动商务经济提质增效。
(三)强化要素支撑,加大项目储备
8.强化要素配套保障。一是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重点协助园区梳理闲置低效用地、空置厂房楼宇,推动低效企业实施提升改造、合作开发或收购(收储),提升厂房利用效率,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为优先招引产业链补短板项目提供用地条件。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产业园二期项目报批动建进度;协调移动、联通等公司加快5G基站建设,配合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赋能重点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9.推动项目建设争先领跑。一是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重点协助园区梳理闲置低效用地、空置厂房楼宇,推动低效企业实施提升改造、合作开发或收购(收储),提升厂房利用效率,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为优先招引产业链补短板项目提供用地条件。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产业园二期项目报批动建进度;协调移动、联通等公司加快5G基站建设,配合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赋能重点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推进用地报批。获批用地70批次,总用地面积约5243亩,获批宗数全省第一,重点保障保障了G228、G324国道、江阴、元洪两国双园产业和配套、经营性房地产、温泉水厂等项目建设需求。
(四)强化民生保障,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10.全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加快稳就业政策落实落地,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各类惠企惠民资金。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扩岗补助、社保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等政策精准落实、公平普惠、高效直达企业群众。深化劳务协作,促进精准匹配。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确保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好就业”。
11.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分类施策,精准扩面,聚焦新就业形态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推动应保尽保。强化基金安全,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及时调整待遇享受标准,按政策规定确保养老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群众生活。
12.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多渠道提升学校办学条件。2024年,计划投入3亿元,加快推进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百合幼儿园分园等16个公办幼儿园、中小学项目建设,新增优质学位5000个。二是统筹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实现龙华职技校北林校区建成投用,完成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深化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服务市域产业发展,组织专家评估并统筹规划学校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大与三大工业区、洪宽工业村、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等园区企业深度合作,匹配福清当前紧缺专业。
13.持续强化健康福清建设。一是高质量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持续推进福清市医院和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医院,福清市第二医院创建二甲医院。二是高标准推进硬件设施建设。2024年加快福清市第二医院新建项目、江镜镇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元洪医院等9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推动福州江阴港城医院新建项目等11个补短板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抓紧抓实人口监测统计工作,继续落实现行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着力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4.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落实“有福之州幸福老人”品牌行动年度工作,推进福利中心二期项目、空白镇养老机构项目建设。试点大众长者食堂建设,扩面中心城区7个街道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及职业技能考核。
(五)深化环境治理,提升生态宜居品质
15.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工业污染、颗粒物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强化流域水环境保护,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回头看”。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推动融元尾水湿地工程、东张水库水生态保护项目、龙江中下游河道重塑等一批治理工程,切实提升流域及饮用水源水质,提升饮水安全。
16.主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主动跟踪对接重大项目。在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的同时,服务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从源头把关,推进企业“节能、减污、降碳”工作。加大“绿盈乡村”创建力度,结合省、市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打造具有特色亮点的典型示范村。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快案件线索核查、索赔工作办理进度,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17.积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持续拓展城市园林绿化空间,推动城市品质稳步提升。根据《福建省“十四五”美丽海湾建设工作方案》《福州市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锚定“水清滩净、渔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建设目标,积极谋划推进美丽海湾创建工作。紧抓福清美丽海湾建设契机,进一步强化海湾生态治理修复。
(六)防范风险,营造和谐新局面
18.防控金融信贷风险。加强企业信贷风险防范,对企业信贷风险防控工作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早化解”。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扫楼行动”,进一步维护我市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19.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快应急指挥中心(二期)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攻坚行动。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常态化开展重大危险源集中检查督导指导。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戮力同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新时代最优最佳、卓越超越的最福清,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走前头、当先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