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区概况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创办于2001年,位于福清市南部的江阴半岛,居福建省海岸线的中间区段,东邻台湾海峡,西接赣、湘、鄂等省,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汇集中心,具有临港邻台的独特区位优势,总规划面积225.2平方公里,现已开发32.82平方公里。 形成港口运输、现代物流、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区。园区汇集了生态文明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六区”政策覆盖,毗邻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是福州南翼临港产业的重要基地、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海上福州”的重要区域,福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引擎。
二、产业导向及招商重点
1、产业导向:依托港区,着力发展临港石化、海洋产业、装备制造等产业
2、招商重点:
(1)江阴片区:以万华化学、坤彩科技、中景石化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聚氨酯、钛铁颜料、轻烃资源综合利用、烯烃深加工、尼龙产业链,打造高端、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产体系。
(2)新厝片区:承接化工产业链下游配套项目,引进和发展高端工程塑料、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为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提供材料支撑。
(3)自贸区块:依托港口和政策,重点发展港口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加工、保税仓储、整车进口等产业。
三、基础配套
1、路网:
(1)铁路:直达江阴港码头的江阴疏港铁路支线已于2015年建成通车,并配套有占地820亩的集装箱作业场和1340亩的大型铁路物流货场,已开通至江西、成都等地海铁联运常规班列。正进一步规划建设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通过全国沿海货运专用线连接全国铁路运输网。7月15日福州首列中欧班列“闽都号”从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出,10月份形成图定班列;8月31日福建首趟“闽都号”中老班列从江阴港开行。实现“海丝”“陆丝”在江阴港区无缝衔接。
(2)公路:已建成疏港新江公路,通过324国道连接福厦交通走廊;已建成江阴高速支线,通过渔平高速、沈海高速、长福高速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形成便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将江阴港区与经济腹地紧密相连。
(3)区内配套道路:园区内已建成约84公里长的主次干道,形成七横十纵高等级路网。
2、港口:江阴港是全国少数具备开展铁路、海路和公路等多式联运体系的港区之一。在区内便捷交通网的积极带动下,江阴港位列沿海集装箱专业化港区前茅。
港区已开通内外贸航线62条(内贸34条,外贸28条),其中美西、日韩、东南亚等国际航线9条(“一带一路”航线8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地区的主要港口(丹戎帕拉帕斯、巴生、马尼拉、达沃、胡志明);入选“丝路海运”冠名航线13条,目前在营8条),海丝航线6条,RECP航线9条。
3、供电:现配套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年供电能力可达132亿千瓦时。园区增量配电项目列入全国首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
4、供水:区内日供原水能力为30万吨/日,其中净化水7万吨/日,远期日供原水能力可达80万吨/日。
5、污水处理厂:江阴污水厂目前已达到4万吨/天的污水处理能力,并规划中期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天、远期处理能力10万吨/天。
6、供气:天然气管网已基本覆盖西部片区及出口加工区,东部片区正按规划同步跟进建设。目前,最大供气量可达20万立方/小时。
7、供热:利用江阴火电厂发电余热,全区实行集中供热,具备低压蒸汽(1.0MPa以下)960吨/小时、中压蒸汽(1.0-2.1MPa)480吨/小时、高压蒸汽(4.5MPa)240吨/小时的供热能力。
8、生活配套:
(1)新厝生活配套区,规划可容纳2.7万人生活。住房方面,正在推动建设产业公寓4.9万平方米(约1200套);教育方面,目前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处于装修阶段,福清一中江阴港城校区、新厝幼儿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可满足3960个学位的教育需求;医疗养老方面,建设新厝卫生院及养老院。
(2)江阴生活配套区,规划可容纳2万人。住房方面,正在推动建设产业公寓8.2万平方米(约1500套),争取在年底进场动建;医疗方面,正在推动建设200张床位的化工职业病防治医院;文体娱乐方面,建设体育馆及商业综合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