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落实“双减”政策,从作业改革开始
时间:2023-04-03 11:15
【案例描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在“双减”政策之下,除校外培训和课后服务这两个热点话题外,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必将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21年9-12月,根据督导室的工作安排,我深入挂牌督导学校就“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持续的专项督导,在督导过程中,我始终将学校的作业管理,学生的作业量,教师的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作业反馈等做为督导重点,并与学校行政及教师一起探讨作业改革策略。
在我督导责任区内有一所乡镇完小校,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完小校,全校共有学生1500多名,专任教师68人,其中校聘23人。在对学校的“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的过程中,我采取听、巡、查、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其中听校长工作汇报1次,听课4节,教师、家长访谈各1次,发放教师、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共45份,抽查学生书包和作业数十人, 召开督后反馈会3次。通过督导发现,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加大了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推行了“前测单”、“课堂学习单”、“堂堂测”练习等,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有些教师对“双减”工作的认识还有偏颇,部分班级学生的作业量还是偏多,学校在引导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特别是实践性作业与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等方面机制不够完善,落实力度还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我与学校林校长、两位教导主任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展开深入交流,就这些问题逐一剖析,在交流中校长和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如:担心学生作业少了,就无法真正巩固所学知识;学校年轻教师和校聘教师较多,要求老师们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有点勉为其难。经过讨论,大家最终达成共识---落实“双减”政策,必须推进作业改革。针对我发出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整改通知书”的意见,学校召开行政会议安排教导处和教研组相关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定制度,拿方案,想办法尝试实施,逐一整改。
在最近的例行督导中,发现该校在作业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能够认真研发、积极推广校本作业,严格执行“一科一辅”,创新实行差异化作业、分层作业等,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班级作业单”和每周“无作业日”制度得到全面推行,学生的作业总量较大幅度缩减,作业完成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教师作业批改符号统一规范,评语恰当。
【案例分析】
“双减”工作意义深远,它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乎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是实现全人教育的重大举措。减负绝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必须找到问题的契合点进行破解。“双减”政策之下,除学科培训和课后服务这两个热点话题外,作业必然成为最大的焦点。建立健全作业总量控制机制,做好作业设计、评价与管理,必将与课堂变革一道成为学校和教师落实“减负提质”目标的两大支点。在减负攻坚深入开展的今天,学生的作业负担反映出减负的成果如何,不能让“减负”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为学生“减负”应该先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开始。
案例中的学校在推行作业改革的过程中,从建立健全作业总量控制机制入手,本着作业布置合理科学有效的原则,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着重抓好以下三点:
1.实行“班级作业单”制度,指定班主任、教导主任专门管理,从量的管控、质的把握上全方位把关。学校要求各班科任老师必须提前设计好教学案,精心规划好学生作业,并提前一天通过“班级作业单”申请作业量,做到作业形式清楚,作业时间准确(以学生平时的作业平均完成时间做好估算)。各班主任负责统筹本班当天作业量,教导主任负责监控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学习委员统一向学生发布。
2.推行每周“无作业日”制度,开展实践探究性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每天布置少量的实践操作作业;三至六年每周三为无书面家庭作业日,两周布置一次探究性作业;一至六年级结合寒暑假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有意义的活动。
3.强化家校合作,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科学适度进行课外兴趣拓展、能力培养。
【案例反思】
推动“双减”政策落地,任重道远。实现“减负提质”是责任督学、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的共同使命和任务,在“双减”工作专项督导中,我始终以“双减”要求为指导,以帮助学校提质增效为目的,以一位学校的服务员与指导者身份,同学校一道研究探讨如何才能将“双减”工作更进一步的落到实处。为了帮助学校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我在督导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督前做足功课。责任督学要潜心钻研国家教育法律法规,随时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本案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都需要责任督学深入学习、用心领会、烂熟于心,同时还要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调整制定每次督导工作方案和督导流程,深入思考:每次督导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效果?针对督导的内容我们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
2.督中强化服务。学校是责任督学的责任田,责任督学要秉承服务宗旨,以导为主,以督为辅,严督善导,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专业化指导与服务。要以自家人的身份进出校园,让学校自觉亮出“家底”,更好地发挥责任督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案例中,每次入校督导时,我除了履行常规督导流程外,还能聚焦作业管理和作业改革的一些热点与难点问题,与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如:实行“班级作业单”与“无作业日”制度;创新实行差异化作业、分层作业;研发校本实践性与探究性作业;开展学生优秀实践性与探究性作业展;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等。
3.督后落实到位。责任督学督导重在落实,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站位,同时也换位思考,不仅能够发现问题,也能够准确分析、合理建议,充分抓住“双减”契机,坚持以排查问题为导向,以工作落实为引领,科学分析,精准施策,促使问题得到整改与解决,助力学校的发展。本案例中,每次督导结束,我都对学校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同时于下一次督导时检查上个月的整改意见落实情况。案例中的学校均能召开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研究部署督导整改意见的落实,积极推行作业管理与作业改革的相关意见,学校已全面实行“班级作业单”与“无作业日”制度,依托年级集备组设计了实践性与探究性校本作业,并开展学生优秀实践性与探究性作业展,同时结合假期作业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并分年级进行展评。2022年4月该校在接受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教学专项督导时,领导和专家们对学校“双减”工作落实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称道学校“双减”工作部署举措落实到位,特色明显,作业改革效果显著。
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 严金星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