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丨一次缺席引发的教育问题
时间:2024-03-04 08:54
【案例描述】
  2022年11月16日,如常进入XX小学进行教育专项督导工作。恰逢大课间,三年级科任正向年轻的班主任林老师诉苦:班上小A同学已经三天未到学校上学,家长电话打不通,微信也不回,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通过了解,原来该生是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出外打零工,自身素质也不高,不良的行为无形给孩子间接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孩子从小就特别调皮、贪玩,不配合老师,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作业不写爱拖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顺心的事就无理取闹,制造问题。有意和其以前的老师聊起此事,说他的爸爸曾来学校闹过事,嫌老师逼孩子补作业,老师比较生气,中途被放弃了一段时间。于是我和校长马上召集学校中层和班主任进行了督导反馈交流,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特殊学生缺席的深层原因和彻底根治的措施等,一系列整改措施应运而生。学校层面,我引导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文件精神,将文件中的关于如何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行为等信息准确传递给学校,让学校全体教师在思想上规范意识,在实践上落实规范行为。家长层面,通过发挥村居、学校作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普及教育,指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教师层面,则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教给“爱的能力”。通过专题的教育讲座培训,实实在在地帮助老师。半学期过去了,欣喜地发现类似的问题不再出现了,年轻教师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案例分析】
  一次缺席,看似毫不起眼,其实“小事“的背后往往能折射出学校办学的思想,反映出教育的成效和师生精神风貌。案例中的特殊学生小A引发的教育问题缘于学习的无力感、心理的迷茫感和教育的缺失感。作为督学的我们发现问题后,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尊重理解孩子,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合力作用,寻求共识。
  1.把脉问诊关切孩子的心理,动之以情。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还有什么可以补救的方法,学校提供的家长电话号码要不就打不通,要不就是没有人接听,入户家访找到孩子缺席的深层原因,走进孩子的心里,找到心理问题,以情感人才是对症下药的关键。
  2.帮扶家长关注孩子的动态,晓之以理。
  通过联系村民委员会,全面了解家长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教育方法等,期望通过深入交谈后请他配合学校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以免发生教育的“短路”。
  3.完善机制关爱孩子成长过程,导之以行。
  进一步确立以德育为首的思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德育教育责任,做好班科任教育培训,抓实家庭教育,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全面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身体发育、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持之以恒地贯穿孩子的成长全过程,不放过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案例反思】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重在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我想,作为一名督学,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扮好三种角色,直面问题解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内涵发展。
  一、做教育管理的“明白人”
  常态化的校园难免会有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作为督学应该帮助校长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存在,要潜心“督”,悉心“导”,本着“三到位”原则,做好教育管理的“明白人”。一要在策略上指导到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问题解决落地。二要在方法上指导到位。督查时要找准时机,及时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指导,从方法上精准解决。三要在细节中指导到位。在现场查看、走访座谈、深入课堂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细节,由小到大,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做好指导。
  二、做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在督导工作中,督学不该是指手画脚的检查官,而应是为学校发展的贴心人。督导过程要讲究方法,不摆架子,不揪辫子,不找岔子,要统筹兼顾、形成三位一体的督导工作格局。作为督学,平时不仅要熟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而且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切实提高督导水平。督学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件的本质,小A的案例发生恰恰反映了学校对待特殊学生问题上教育的缺失。本着“为学校发展,为校长分忧”,我通过随访和专项督导,全面观察,多角度审视,从建立特殊学生信息档案、成立亲子热线、实行“代家长制”、开展心健讲座、健全谈话记录等方面为学校排忧解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做学校发展的“引路人”
  责任督学的责任与使命并不是单纯的检查与评价,重点在于帮助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办学水平。每次到学校进行督导,要有意识地带着主动担当、依法履职的督学精神,将开展督导工作和学校管理的理念、经验、创意汇集起来,针对督导工作和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向校长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在保障依法依规办学的同时,提升督导的效能,做好学校发展的“引路人”,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内涵发展。
福清市占阳中心小学   余贤朝
来源:福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